
中国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全景。翟可隽/摄
超级大港,北部湾岸边跃然而出
1919年,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完成了他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蓝图《建国方略》,把钦州港规划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1992年,钦州干部群众捐款筹资,历经14个月奋战后,在海边建起两个万吨级码头,钦州才结束了有海无港的历史;2009年,钦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3.5万吨……从孙中山提出建设钦州为“南方第二大港”,到拥有海港,钦州要跨越73年。从零起步到“两千万吨俱乐部”会员,钦州港只用了17年。 钦州港的跨越式腾飞,只是广西沿海港口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广西在沿海地区展开基础设施大会战,以推进沿海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防城港11#、12#泊位,防城港5万吨级进港航道,钦州港二期工程、钦州港3万吨级进港航道工程等数十个项目陆续建成。目前,防城港已拥有20万吨级矿石码头、硫磷专业泊位码头和东湾5万吨级液体化码头等多个专业化码头。其中,防城港硫磷专业泊位码头,年通过能力可达600万吨,曾创下自动化程度最高、卸船效率最快和配套设施最好等多项全国纪录。 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港口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龙头。就在此时,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不断加速,广西沿海三大港口也随之华丽转身,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性国际枢纽港。 2009年,注定是广西北部湾三大港口扬眉吐气的一年。在钦州港的两翼,北海港和防城港在2009年分别完成了1014.85万吨和4500.35万吨的货物吞吐量,广西沿海三港合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7500万吨。 事实上,经过大批深水码头和万吨级泊位的建设,广西沿海三个港口已拥有生产性泊位20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0个,年吞吐能力已经超过1亿吨。一个功能完善、现代化的北部湾港口群正在中国西部沿海跃然而出,以积极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广西沿海,龙头港口之争
翻看过去几年有关钦州、北海、防城这三个港口的媒体报道,你会看到这三个港口都在唿喊自己是“广西沿海港口经济的龙头”、“西南出海龙头港口”。而在三市的网络论坛上,关于“谁是广西港口老大”的争论更是一直未能停息。 2005年,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厂项目开始在广西沿海选址落户。这个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炼油发展规划、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总投资约153亿元的项目,成为广西沿海三市争论的焦点。钦州、北海、防城港都认为这个项目应该落户自己所在的城市,理由是三个城市都有规模相差不大,吞吐能力相近的港口。最终,中石油项目于2006年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动工,但争论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在争论最激烈时,三个城市的一些网友甚至开始相互攻击,贬低对方所在的城市。 一位网友形容广西沿海三市网民在网络上的论战时这样描述:“大家就像小孩子,为了一颗糖果斗气,根本不像一家人。” 在钦州、北海、防城港争相号称广西沿海龙头港口,为了产业项目落户哪家而争论不休的背后,是三个港口的相互攀比心理、同质化发展和无序竞争的状态。 长期以来,由于广西沿海的防城、钦州、北海三大港口地域相近、干线相同、腹地叠加以及地方利益驱动等原因,三个港口间一直存在着非良性竞争,致使广西沿海港口的布局和结构性矛盾、资源粗放利用、重复建设等问题突出,港口的效益和竞争力受到削弱。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