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老家在“美丽的嘉陵江畔、丝绸之都”的四川南充、来广州开出租已经10余年的丁师傅来说,亚运不仅仅意味着临时的物价上涨,更意味着商机。“我们上交给公司的,每天是350元,另外再加上油钱一天最起码130元,亚运期间,我估计我的班次可以多100块左右的收入,刨除油钱,可以多七八十元,我这个月应该可以赚到4000多,平时也就3000左右吧。”他说,他很欢迎亚运会在广州举办。
但是,因此而承受了部分物价上涨压力的广州,自然不会只满足于亚运会对商业、旅游带来的贡献,这些钱也许只够搞个开幕式闭幕式加上放几次焰火。国内大城市都在追求大投入、大成本的国际大型盛会,希望借此带来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美好的目标,只不过,如何才能算成功,也引发了国内越来越多的思考。
广州的投入
令人咋舌的投资
12日深夜,海心沙岛上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开幕式焰火硝烟还没散去,亚组委大型活动部的部长何继青就忙着准备待会儿将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他在之前两天的发布会上承诺,“开幕式之后我会把开幕式成本告诉大家。”最终,他给出的数字是3.8亿,是开幕式、闭幕式、焰火表演三个大项的总和。
这只是广州办亚运会总投入的一个小零头。10月份,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在国务院新闻办特意召开的发布会告诉印度记者说,“广州办亚运会的总投入是1200多亿元人民币。”而近日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也再度解释了这1226亿元的投入分布情况:“比赛运行和场馆投入共136亿元,其余的1090亿元是2005至2010年六年间广州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1090亿元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仅新开通五条地铁线就花了547亿元,另外还有185亿元的道路桥梁建设费、190亿元的环境综合整治费和168亿元的治水费用。”
也就是说,这个令人惊叹、可以举办5次南非世界杯的“亚运会庞大成本”,其实只有一个零头真正是用在场馆和运营方面,绝大部分的投入,都是“借亚运之名”做的基础设施投资,而这也是近两年中国扩大内需方式的延续。即使是投在运营方面的钱,政府也没有全部买单。“广州亚运会赞助商达到53家,赞助金额超过30亿元,本届广州亚运会的赞助商数量和赞助金额都创下了历届亚运会之最:赞助金额是多哈亚运会的5倍、韩国釜山亚运会的3.5倍。”
事实上,认为广州花了太多钱在亚运会,甚至偏激地认为这是在砸钱买名声的部分市民,如果冷静下来会发现,广州亚运会没有像北京奥运会、山东全运会那样,新修一堆体育场、体育馆,还是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广州现有的体育场馆,所谓的亚运城,只修建了一座体育馆而已。倒是出门,会发现多了几条地铁方便很多,水也干净了许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世博会上,广州的水治理,甚至入选了堪称世博会最大创新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众多城市学习的“广州案例”。
广州的产出海心沙和亚运城的阳谋
投这些钱,广州当然不是只为了在珠江上空看几十分钟的灿烂烟火。对开幕式的总导演陈维亚来说,“原本做方案,全都是说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后来接到在海心沙做开幕式的决定时,我感觉是遭遇了晴天霹雳。”当初,海心沙是一个广州之外没人知道的荒岛,但广州决意把它打造成举世瞩目的焦点,亚运会开幕式自然是最佳平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