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报道,上周中国出招调控市场流动性,触发中港股市回落,似要打断港股自8月以来的升势。周前预测恒生指数可乘环球资金大潮升至29000点的证券商高盛,则对后市保持乐观。
该行一周前在美国宣布第二轮量化宽松(QE2)前夕发表恒指目标报告获受落,发表报告当日港股升逾470点,并连升4天累升逾千点。联同该行知名策略员慕天辉(Timothy Moe)等撰写该份报告的高盛执行董事刘劲津,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其乐观预测奠基于长期趋势,并非在制造股市泡沫。
刘劲津:基本面完全没问题
刘劲津分析上周五跌市的原因,指市场传出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央行)会于周末加息,令市场惊觉当局的调控力度可能强于预期。不过,即使人行在年底前二度加息,亦在该行预料之内。刘劲津表示,其乐观预测是基于对中国政府不会扼杀经济生机的信任,令本港可受惠中国强劲经济增长。“何以收紧得这般快,是否因为经济增长比想象中好?往绩所示,中国政府不会想kill the economy(扼杀经济生机),故调控该是采取循序渐进方式进行。”
“我觉得市场有点太过紧张。(上周五)回落很明显是因为市场过去两个月已升了不少,借势作出调整。以基本面来说,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刘劲津说。
高盛在储局宣布QE2前夕发表题为《香港:乘潮涨而去(Hong Kong : Riding the Rising Tide)》报告,顾名思义怂恿投资者乘资金大潮涌至做个“冲浪儿”。刘劲津解释,所谓的资金潮,所指并非只是美国和日本量化宽松所释放的流动性,亦涵盖中国股票市场壮大,本港自身崛起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趋势下,所带动的全球资金结构性重新配置;以后者而言,是长期的趋势。
企业盈利增估值升 港股引擎
根据高盛预测,未来20年每年新增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高达5,000亿美元(折合近4万亿港元)。该行调查显示,现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投放全球股票的18万亿美元资产中,仅6%投放于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的增长在未来数年一定比不上新兴市场,这令该6%显得是一个很低的水平。如果他们想要争取更高的回报,便一定要分配更多资产到新兴市场。”
刘劲津不讳言,看好港股的报告“出街”后,便有投资者质疑:“你是否要吹出一个泡沫?”
“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理解。推动回报的动力有两个,一是企业盈利增长,另一则是估值提升。我们的29000点恒指目标,其中很大的推动力便来自盈利增长,就是我们觉得香港是受惠于中国的经济增长,亦由自己创新了一个金融中心的增长推动力。”他说解释总算令投资者信服,“听完我们解释,他们(指投资者)说OK,这个比较合理,他们明白,我们并非只建基于流动性泛滥,做出这样一个29000点的目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