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广州因亚运会短时间内人口剧增,物价问题更加凸显
从广州动物园站坐车去天河体育中心,两位同样要坐车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聊天。“……家的牛筋丸涨价了,害我钱没带够,跑回宿舍拿。”“我也是,前天去学校门口买泡菜,阿叔说因为亚运会物价上涨了,泡菜也要涨价。”她们俩的聊天很有传染性,在一站路后,听不懂粤语的记者耳朵中,“升价”这两个字此起彼伏,已经能猜出它就是涨价的意思了。当涨价已经成为全民话题时,因为举办亚运会而导致物价上升更明显一点的广州,“亚运成本”更为引人关注。
水饺店贴出道歉告示
走在广州的街头,总能看到涨价的信息,听到涨价的议论,掺杂在亚运热潮中,成为热门话题。事实上,这样的信息,想躲也躲不过去,在哪里都能碰到。
在一家非常平民化的饺子馆门口,赫然贴着一张道歉信:“因为物价太高,如不上调价格,难以维持生计,仅每个饺子上涨0.1元,谢谢大家的理解。”记者算了算,按照记者的食量,15个水饺,原本带张10元钱可以找零1元,现在需要再到口袋里翻出5毛的硬币才行。
在一家广州著名的连锁拉肠店的外卖单上,黑色的水笔,在四分之一的食品价格上作了人工改动。新鲜鸡蛋肠,原价4元,现在4.5元;鲜甜滑鸡粥,原价4元,现在5元;无花果炖瘦肉的炖汤,原价7元,现价8元;广州人爱喝的糖水,像椰奶红豆沙等,也都从3.5元涨为4元。在外卖点单频率最多的原盅蒸饭一栏中,9种盖浇饭,有5种涨价!
记者也去越秀区的一家菜场转了转,一位王姓大妈告诉记者说:“又涨了,我买了点菠菜和海蛎,一个涨到7块一斤,一个涨到15块,我这还是到常去的那家摊位,没给我乱要。摊主跟我聊,说亚运期间,涨得快点很正常,因为有很多人在广州,都要吃饭。”
事实上,不仅仅是广州市民感受到了涨价,对广州不熟悉的外地游客来广州看亚运,也同样能感受到涨价的影响。最直观的就是酒店价格,尤其是平时价格相对稳定的经济型连锁酒店:靠近国奥队比赛的天河体育中心的几家连锁店,全部上调了价格,汉庭的大床房从220元起涨到312元起;7天的大床房从187元起涨到297元起,价格涨幅都超过60%。
一家三口上周末从韶关赶过来看亚运的李先生,记者遇到他时,他正在天河立交附近的一家餐馆门口买小国旗和广州亚运的小会旗:“我们是因为想让小孩子看看亚运会,所以趁他周末带他过来的,门票之前买好了,不是决赛票,当时还算好买。这个小国旗也不贵啊,但是酒店太贵了,比我出差来广州贵好多,所以只住了两个晚上,周日晚上准备连夜坐火车回去了。”
有人调侃有人表示理解
亚运会期间的物价上涨,让广州市民一边在惊叹亚运开幕式的精彩,一边也有着各种的议论甚至不满。
在现在流行的微博上,涨价被取了很多搞笑的名字。“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油你涨”、“玉米疯”、“苹什么”、“辣翻天”、“药你苦”、“棉里藏针”、“煤”飞“色”(有色)舞……,有广州市民说:“涨价在席卷一切商品,亚运会开闭幕式的成本3.8个亿,这点涨幅算什么。”
不少人都在结合亚运会无奈地调侃物价。“刚从菜市转了圈,买了点豆干、青椒、黄瓜、芹菜、藕,百元小票剩下几个钢镚。我推荐青菜、萝卜代表中国参加亚运撑竿跳,为国争光。”“强烈建议搞物价的,去参加亚运会百米飞人大战,以及各种跑步比赛,这样还可以帮我们多得几块金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