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本市场对于公平交易的维护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性工程,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相当密切,在信息共享、调查与法律诉讼方面分工精密,正是靠着这种系统性的运作,才令香港资本市场的公平交易得以维持良好。
就上市公司的监管方面,香港最直接的部门当属港交所与证监会,特别是后者的责任更为重大。港交所与其说是一个监管机构,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强化信息披露的行政部门。港交所近年来不断变更对于公司公平交易的信息披露要求,从公司内部管理人士的持股量变化,到延长董事禁售期、引进季度报告及缩短财务汇报期限等,都进行了不懈努力。
在香港,信息披露之后的市场监督还由证监会进一步完善,它有权对一些上市公司的主管或是投行工作人员采取纪律行为,比如停止其牌照或是禁止其在一定年限内从业等,还可以对上市公司发布谴责公告。
此外,证监会还可以借助执法机关的力量。香港的系统性设计巧妙就在于,看似“无牙”的证监会可以把一些不公平的交易视情况反馈到带有刑事执法职能的香港警署或是廉政公署。
证监会不仅只与CCB合作,如果有上市公司或是资本市场人士的行为涉及贪污受贿,则证监会还可以把案件递交给廉政公署,让公署进行后期处罚。
通常情况下,证监会与警方或是廉署的合作,已经起到相当大的震慑作用——但对于那些想铤而走险的市场操纵者,这可能还不足。这时香港的司法体系便起到最终的威慑作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