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近日公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其中的三大新规直指基金销售、专户等领域,使得业内人士对未来的基金行业运营模式的变化浮想联翩。
基金经理回归“主业”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长期跟踪和调查,事实上,即便是在那些大牌基金公司掌舵人眼中,让基金经理扮演投资顾问的角色,这已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就海外基金行业看,既然投资者把资金配置到股票型基金方向,这就意味着,前者希望专业理财机构能够给他们寻找到最好的股票。”上海地区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董事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在投资者作出资产选择前,他的经纪人或者银行渠道方面,已经帮其完成了资产配置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们才能心无旁骛地选出好股票。”很难设想,在系统性风险较强、周期性资产密集的A股市场上,当大的下跌浪开始后,因股票下限而“戴着枷锁跳舞”的基金经理会有多大作为。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基金销售等新规颁布后,基金经理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选股”上,就能减轻以往的负担。
中小基金压力骤减 众所周知,在目前白热化的基金行业竞争中,实力十分有限的中小基金往往处于下风。尤其是在与销售渠道的谈判过程中。如果新规颁布后,一方面对中小基金的产品设计和定位提出了新要求,即如果一家中小基金因业绩、产品设计等方面出色,同样可以得到市场部分投资者的认同;另一方面,银行渠道目前所能提供的基金销售服务主要是标准化的咨询,并不包括对那些有着特殊风险偏好和需求的投资者提供特色服务和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机构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令中小基金公司的特点有所发挥,并给部分有着特殊要求的投资者提供专业服务。 而在一些阳光私募人士眼中,未来的基金公司运营模式可能还可以借鉴境外的模式,即部分有能力的阳光私募机构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合规办法帮基金公司打理资产。“对于部分业绩长期靠后的基金公司来说,如果想在短期内提高其业绩,并改善其形象,上述办法可能值得思考。”上海地区一位出身于公募机构的阳光私募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除了资产管理外,对于销售能力实在有限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如果将日常销售委托其他机构,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剥离原有负担,而基金公司本身也更加注重练好“内功”。
证监会近日公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
基金经理回归“主业”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长期跟踪和调查,事实上,即便是在那些大牌基金公司掌舵人眼中,让基金经理扮演投资顾问的角色,这已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中小基金压力骤减 众所周知,在目前白热化的基金行业竞争中,实力十分有限的中小基金往往处于下风。
“选时”任务转移 如果第三方机构能在未来基金销售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么可以预见的是,基金公司可能降低“选时”压力,而将该任务转移至其他方面,比如第三方机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