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知渝(《体坛周报》NBA编辑/记者)
开栏语: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会赴美采访,去过的城市不少,接触的球队、球员也很多,对于美国和NBA的文化也有了些许直观认识和感触。在这里和大家一起闲聊吧……
2009年12月,我来过迈阿密,走马观花,驾着小车,在美国东部著名的1号公路上,左顾右盼,加上看比赛,不过半天时间,后来便去了奥兰多。对迈阿密的唯一印象,是很热,12月穿着T恤,汗珠依然细密地渗着。
今年来迈阿密小住,是没有想到的,得拜谢“三巨头”合体。呆了两周之后,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也不仅仅是附着在表面的直观印象,有了些深入的感受。迈阿密是一座拉丁风情很浓郁的移民城市,拉丁人在这里势力庞大,集结成群,在迈阿密住,不会说英语不要紧,只要会说西班牙语就足以走遍城市的每个角落。所有的标志,一定是双语写就,这也是迁就拉丁移民。
拉丁移民多了,加上迈阿密天高海蓝,碧水白沙,整座城市自然而然,发散着慵懒的气息。每天往太阳下一躺,就着海风,喝着啤酒,耳边是恬淡的爵士乐和“雷鬼”乐,哪里还想着好好挣钱,天天向上?
这种气息,居然也渗透到了热火的阵营里。热火的出场秀,是我经历的所有球队出场秀里,最安详平和的。NBA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的出场仪式,也是球队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常也沿承着历史传统,也融合了城市特色。比如洛杉矶,湖人的开场秀,就是360度大落地环绕银幕,每个队员的面孔,在银幕上展现,是影都的特色;活塞队的播报员的嗓子很硬朗,有汽车城的钢铁味道;而迈阿密,播报员的声音,是最安静的,这也是故意的。现场的吊顶屏幕,先播一段所有队员为出场而录制的片段,每个人穿得就像参加白宫晚宴,个个看着风流倜傥,然后含蓄地或者柔和地或者深沉地看着镜头,拉拉队员带着礼帽,剪影出现在背景中,俊男靓女,美女爱英雄的暧昧情愫,在球馆里沉吟,配的音乐,是慢摇天王菲尔·柯林斯的《今晚在空气中》,这样的画面,这样柔和的乐调,真没有战斗的氛围,偏偏播报员,也是柔和地道出:首发阵容,来自圣玛丽·圣文森特高中的6号,勒布朗·詹姆斯……没有拖长音,没有着重音,真是一曲慢歌欲催眠,一声报幕只等闲啊。
城市文化,和球队文化,总是息息相关的,而这种文化,又进入了热火的躯壳。他们开局不利,有两个原因,也是不能不提。一是进攻的变化,变化太少,没有MOTION(运转)的感觉,这已经被麦克海尔和克里斯·韦伯在评论中批评了一通,两位名宿的见解是,热火的角色球员,习惯了看着勒布朗或者韦德或者波什动,自己动得太少,导致热火进攻被动。二是热火不够凶悍,碰到点儿强硬的手段,敢往上顶的,实在不多,动作不够大,表情不够凶,就容易吃哑巴亏。
不愿意动,死于安逸,这本就是迈阿密这座海滨城市的标签,热火点背,还真得想想迈阿密社会。
网易体育独家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