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望,敞开胸怀面向世界
精彩的开幕式结束了。白岩松在直播的时候说,其实回忆过去,不如更多的开始好奇未来。从现在就开始好奇,20年后广州会怎样,中国会怎样,而我们每一个人又会怎样?
广州亚运开幕式的“水主题”会如何刺激我们的思考,或者凝聚共识?
白岩松的思考是从海洋开始的。“岭南文化是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接下来我们将面对海洋。”当晚,白岩松很多话语都是一语双关。“陆地上的人们最初面对海洋都会有一些担心,但是终究要走向海洋。”“这样两个节目的连接,是否透露着前一个是中国人走向海洋,之后是面向世界?”海洋与“开放”似乎总是联在一起。美联社如此报道广州亚运开幕式:在中国的南方城市———广州,长期以来被作为“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以翠绿为主题的庆典开启了全世界第二大的综合性运动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梅新育虽然反对动辄谈“海洋文明”,但他对开幕式中展露的环保意识尤其是“绿色一分钟”表示赞赏,认为挺有创意,或能引发人们对绿色经济的更多思考。
海洋代表开放,不仅仅是交往的开放,还当包含思维方式的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被媒体称为“雄奇瑰丽”的于珠江以及珠江之上的海心沙举办开幕式这一创意,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密切相关。开幕式后第二天,张广宁说:“广州亚运开幕式跳出了在体育场馆举办开幕式的固有模式,这是一个创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无与伦比的,两年后,广州举办亚运会,如果还在体育场馆里办开幕式,不管我们如何举办,都是无法取得突破的。因此,我们按照省委汪洋书记的理念,跳出体育场馆,提出‘以珠江为舞台,城市为背景’。广州市一直按照这个理念来谋划我们的开幕式,最后选定了广州中轴线的海心沙作为开幕式的场地。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和地理的巧合,海心沙正好在中轴线上,而且海心沙恰似一艘船的造型。开幕式关键是有创意,可以说创意无限,不仅是我个人这样认为,还有很多国内外贵宾也给予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昨晚,让广州一夜成名。”
“创意无限”,很自然就令人联想起汪洋一到广东时就提出的“要解放思想”,并且在今年总结广东30年来文化的特点时说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探寻未来,敢问路在何方?广东此次的“敢问”,或可视为“解放思想”的一次活生生的漂亮实践,而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说,因为前面有了精彩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亚运会开幕式如何创新,对亚运开幕式主创团队和省市领导有压力,但他们都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广东的文化土壤,他们敢想一些别人不敢想的东西。“在体育场外办开幕式,有相当的风险,没有开阔的胸怀,创新的眼光和信心,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彭澎评价说,敢想、敢干,正是“解放思想”的体现。(张演钦、余颖 )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