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化军近日表示,塑料期货价格已成为石化企业的重要参考,至今共有近1400家现货企业参与了大商所的塑料期货交易。部分石化企业将报价时间推迟到期货开盘以后,期货市场正在影响着企业传统的定价模式。
刘化军是在12日参加浙江宁波举行“2010年聚烯烃期现货市场国际高峰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此次论坛由大商所和国内最大化工贸易企业之一的远大物产集团共同主办。
刘化军指出,塑料期货上市以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塑料市场体系,期现价格相关性不断增强,期货价格逐步成为行业的重要参考。一些企业逐渐改变了每天一早即对外报价的习惯,而将报价时间推迟到国内期货开盘以后,期货市场正在影响着企业传统的定价模式。
刘化军透露,至今共有近1400家现货企业参与了大商所的塑料期货交易。国内相当一批化工企业逐步构建期现货结合的风险控制体系,并成功利用期货市场避险,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未来将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刘化军说,截至10月底,塑料合约(LLDPE)成交量为920万手,同比增长21%,成交额4.85万亿元,同比增长33.6%,在中国全部23个商品期货品种中,LLDPE的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均列第10位。数据还显示,塑料合约(LLDPE)和PVC合计成交量占大商所全所市场的17%,成交额占18%。其中LLDPE的成交量为920万手,同比增长21%,成交额4.85万亿元,同比增长33.6%,在中国全部23个商品期货品种中,LLDPE的市场成交量、额均列第10位。
引人关注的是,自2006年以来,大商所发展进入快车道。2007年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期货在大商所上市,改变了大商所过去单一农产品的市场格局,从2006年至2009年其市场成交量由2.41亿手增长至8.34亿手,成交额由5.22万亿元增长至37.64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在全球交易所期货期权交易量排名中,大商所位列第11名,是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市场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