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鹏
记者:吴鹏你今年二月就前往美国去备战亚运会,那现在来看这个训练成果如何?
那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计划,主要是备战伦敦奥运会,是一个人过去,自己英语水平也有限,当时过去之后跟教练沟通比较困难,用了三个多月才慢慢适应。同时也要适应新的训练方式和理念,因为国外的训练方式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再加上是一个人去所以当时困难比较多,过了三个多月才进入到正常的轨迹。其实从完全适应到现在亚运会也就五六个月,不过在这期间尝试了很多新东西。
其实这次总体感觉不是特别好,但是不会改变既定目标,我觉得失败总是会使人进步的,要好好总结,我回到美国之后会和教练好好沟通。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国的训练重点是今年8月的泛太平洋运动会,而我的目标是亚运会,这样的话在时间安排上有一些冲突,到明年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明年肯定是全力备战世锦赛。通过之前几个月的适应,语言能力也有很大进步,训练中可以和教练有很好的沟通,这次再回去这方面就会比较好,所以对明年充满期待。
记者:你参加多次亚运会了,对亚运会的感觉是不是有些变化了?
这是我参加第三次亚运会,我觉得亚运会是奥运会之前的一个预演,是奥运前最后一次综合性运动会。之前两次冠军都拿了,所以主要目标还是定在奥运会,希望能在奥运会上收获一枚奖牌。现在可以利用奥运会前的比赛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因为之前训练中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这些习惯可能继续进步的空间比较小,需要利用比赛去探索一些新的东西。大家都看到二百米蝶泳,以前经常是前一百落后再靠后一百去追,有时候就因为前面落下太多追得很辛苦,之前我和国内教练以及现在美国教练都谈到过这个问题,都觉得之前还是应该更快一些,所以现在需要尝试去改变。即便最后尝试没有成功,也可以收获一些。
记者:釜山亚运会上你被媒体称为魔鬼终结者,因为你的运动量相对国内运动员来说非常大,你现在到了国外,是否也保持这样大的运动量呢?
小时候训练量是非常大,现在就承受不了那个强度了,去了美国发现水上训练项目和咱们国内差不多,但是身体训练不太一样。他们强调体能,有专门的体能训练师,训练的比较辛苦,确实力量上长进多一些。
记者:在美国的训练是否达到了预期呢
是对。因为泛太平洋赛的时候,我和美国教练就希望加快前程的速度,所以后来教练安排速度训练多一些,有氧运动少一些。但是泛太平洋赛结束后离亚运会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回到美国也就一个月时间,也就没什么大的改变的了。这次亚运会之后就要总结一下,吸收教训,相信世锦赛会比亚运会发挥更出色。
记者:你对于教练有那些期许和期待呢?他们是否能达到?
带我的教练无论是国内的还是美国的都是非常出色的,关键还是在沟通,更好得吸收不同的理念。美国教练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是沟通时更容易接收你的意见,特别是到了比赛的时候,他们认为运动员最了解自己的身体。他们不是更多的教你如何做,而是更注重沟通和配合。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