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副主任叶齐伟发现,地产行业巨头万科对城中村改造的态度改变了。
万科之前并不大愿意介入武汉的城中村改造,叶齐伟就此询问过万科武汉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总部对资金使用效率有严格规定,如果介入城中村改造,一旦因为拆迁问题而迟迟不能动工,将不能达到总部考核,所以宁可选择以稍微高的价格去土地交易中心拿地。
而现在,万科武汉公司已在2月份签下一块城中村改造用地,而且还积极和一些城中村接触。“我知道他们和一个城中村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叶齐伟表示,现在上市公司参与热情很高,早在城中村规划方案编制时就已介入。
叶齐伟表示,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政府在拆迁方面抓得比较紧,要求政府官员全力介入,一旦完成摘牌,就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交地给开发商,解决了他们最害怕的问题。
2004年武汉市即启动城中村改造,但改造力度一直不大。从2009年开始,改造力度加大,开发商拿地热情开始高涨。
接受采访的多位人士均表示,城中村改造比较复杂,要将村集体改造成为现代企业,村民变股民需要时间,社保、医保的交纳,农民变市民都需要时间,有几年的准备工作较为正常。
当地政府在城中村改造方面的政策一直没改变,改变的只是外部环境。
其中交通是重要方面,“现在经济复苏,形势比较好,武汉又是九省通衢的中部重要城市,在武广高铁开通后,来此旅游、投资的明显增多,房地产潜力较大。加上城际铁路和地铁开通,使得较为偏僻的城中村交通也方便起来,开发商因而看好未来空间。”叶齐伟说。
叶齐伟认为,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已经比较高,而武汉在二线城市中房价较低,还有较大潜力。此外,中央政府对中部城市支持也是重要原因,“以前武汉每年有800-1000公顷用地指标,几个大项目就用完了。去年中央政府批准,专门划出800公顷用于城中村改造。”
和很多城市一样,武汉也面临城中村改造难题,由于处于长江、汉江交汇之地,再加上湖泊众多,武汉也将城中村改造称为“村湾改造”。武汉市政府认为,大量集体土地存在,已成为武汉发展障碍,越早改造成本越低。
开发商绑定村集体、一二级联动的做法,可谓武汉市创举。这种模式还解决了政府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出政策,起指导作用,风险和收益都转嫁给了企业。”据称,在武汉城中村改造中,当地政府并未从中牟利,而是直接将土地收入用于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