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财经的其他话题……

返回财经……


我收藏的爽吧……


观点时评:上海大火“烤”问高楼时代

1 观点时评:上海大火“烤”问高楼时代
lezhixianxl2010-11-17 11:19:13 发表
53人遇难,70余人受伤,上海静安高层住宅公寓大火的灾难性后果,将会是我们心底永远的伤痛,它再起勾起了人们对于高楼时代安全危情的担忧。
回想去年的元宵节,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持续六个小时,一死七伤,让我们心有余悸。
高楼时代的安全危情一直都有,警钟一直都长鸣着。
但是现在看来,长鸣的警声,并没有警醒我们。
上海公寓大火的悲剧惨不忍睹,夺走了数十无辜的生命,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仅仅是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居民的伤痛,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伤痛,更是我们这个高楼时代的伤痛。
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的高楼丛林,成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繁荣的标志。我国一线城市,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俨然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楼时代。
然而,央视大火和上海公寓大火,已经用最惨烈的方式,传递出一个信息:对于高楼时代,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真正准备好。
城市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并不是“保险箱”,高层建筑,特别是高楼一直被称为“灾害放大器”。因其竖向的各种通道,在火灾时会形成若干个竖向火洞,形成烟囱效应,助长了火势蔓延。此其一。
其二,高楼起火难以扑灭。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现有消防装备在高楼大火的抢救中,效果有限。
2007年,上海市政府花费1500万元从瑞典引进高空灭火设备,当时有媒体报道称:“设备的引进为28层以下的高楼火灾的扑救和救援工作增加了一个重要手段”。这次上海公寓大火的楼宇刚好就是28层,但是救援工作中,这些设备的效果并没有显现。
高楼的诸多隐患,以及火灾后灾难性后果,对于我们的高楼管理和防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年均发生高层建筑火灾7000多起,平均每天近20起,但美国城市高层建筑防火法规的权威性,以及高层建筑一流的消防管理水平,大大减少了高楼火灾的损失。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逝者已矣,生者安康。央视大火和上海公寓大火,为我们敲响着警钟。希望这样的高楼时代悲剧,不会重演。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