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入正题之前,请给我一点儿时间让我来谈谈自己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他191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那时他才15岁!
千万别以为我是在自吹自擂—那是我最讨厌的品行。我之所以要先说起我的儿子,是因为他是这本书的起源。如果没有他,我恐怕至今还在孜孜不倦地写《暗示的心理》、《双重人格》、《精神病理学研究》这样的精神病学方面的大部头,绝对不会写一本教子书的。我并非是育儿方面的专家,但儿子的成就为我写这本书添增了莫大的勇气。
跟大多数孩子相比,小塞德兹的经历可谓传奇。他1岁半就开始接受教育,3岁时已经可以自由地阅读和写字了,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成效。小塞德兹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之后就对人体产生了兴趣,他于是开始学习心理学。不得不说,他的学习能力十分出色,不久后,他就参加了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当小塞德兹走进考场时,主考官勃然大怒,认为他在搞恶作剧。旁人看到小塞德兹也都感到诧异。但是,小塞德兹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顺利完成了初试,并取得了合格成绩。
6岁,小塞德兹像别的孩子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小学生活。
入学那天,我送他去学校。早上9点,我们父子两个一同进了校园,小塞德兹很快被编入一年级。可是,到了中午12点他母亲去接他时,他已经是个三年级的学生了!不仅如此,在此后的一年之内,小塞德兹就完成了全部的小学课程。
要知道,虽然我在年少时也曾是个学业优异的学生,不过和儿子的这种神速升级相比,我还是差得太远了。
第二年,小塞德兹渴望升入中学,去学一些更高深的知识,但他没能如愿。因为中学的校长们拒绝了这个7岁孩子的请求—他太小了!无奈,我只好让他在家自学。自学的科目是数学,因为语言学等知识他早已学过了。
小塞德兹8岁时,终于有一家中学愿意接收他了。校方很快为自己这一决定感到欣慰,因为年仅8岁的小塞德兹每一门课都非常优秀,数学尤为超群,以至于学校批准他免学的同时,还授命他可以帮助老师批改其他同学的数学作业。此间,由于功课轻松,小塞德兹自己尝试编写了天文学、英语语法和拉丁语法的教科书,教师们对我儿子编写的这些教科书评价相当不错。虽然小塞德兹很喜欢中学生活,但是因为中学的知识他全部都掌握了,而生命不容浪费,所以,我再一次让他退学了。
从此,小塞德兹出名了。社会各界人士都慕名而来,要考考这个“神童”。结果,每个“考官”到最后都无不感到惊讶,继而是赞叹。其中有一位马萨诸塞工学院的教授给小塞德兹出了一道他自己在德国参加博士考试时遇到的一个难题,结果小塞德兹即席完成,而这一年儿子才9岁!
9岁到10岁的两年中,小塞德兹一直都在家中自学,直到他11岁进入哈佛大学,重新过上了他喜爱的学校生活。入学后不久,他进行了一次有关第四象限数学难题的讲演,令学校的教授们大吃一惊。大学二年级时,只有12岁的小塞德兹却非常喜欢研究那些使硕士研究生们都备感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诵《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原著作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