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在中国的流行,大部分功劳要归于互联网,深入一点说,要归于张朝阳和搜狐的前身爱特信公司,虽然他只从尼葛洛庞帝和爱德华·罗伯特那里得到了2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但这笔在今天看起来微乎其微的钱在当时把VC的概念进行了一次全民普及。1999—2001年间,中国互联网每个月都有公司成立,每个月都有公司倒闭,但VC还是坚持着不走,这个产业的前景让越来越多的VC把中国作为重要的投资热土。
在硅谷流传着一个说法,评判一家VC是否优秀,要看它投了多少成功的前期项目。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KPCB投资过在初创期还不成气候的Sun、康柏和亚马逊,红杉资本给还在车库里度日的Google创始人佩吉和布林送去了支票,而且不要求对方尽快研究出盈利模式,这几笔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都被写进了教科书,也说明擅于推动前期项目的VC是这个行业内的佼佼者。在中国,这样的案例同样比比皆是,腾讯目前是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但当年也是靠VC的推动才渡过难关。不过,金融风暴之后,事情起了变化,投资于早期项目的VC越来越少,更多的投资机构选择了扩大基金规模,加入中后期投资的大部队,投资总额越来越高,但收益却在减缓,VC也步入了中年危机?
IDG的模版
IDG资本是进入中国最早的VC之一,它1993年就进入中国,刚好赶上了互联网的萌芽期,和大大小小的公司一起经历了整个行业从诞生、飞速成长、泡沫破灭再到理性发展的阶段,虽然也有失手,但更有过投资百度、腾讯、携程等一大批早期项目的成功经验。到2010年,IDG资本在中国投资了超过200家公司,总投资额超过6亿美元,其中超过1/4的公司通过并购或上市实现了成功退出。IDG资本的成功因素似乎很简单:抓住新兴产业兴起的机遇和相对稳定而优秀的团队。在中国VC行业发展的早期,能同时在北上广深拥有办公室和近10个本土合伙人的外资投资机构,就能称得上是老大级的VC,再加上操盘手熊晓鸽的人脉,IDG是VC在中国最成功的模版之一。
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最难的、最好的、中国最需要的,是早期天使投资。创业文化在中国刚刚兴起,大部分创业者都缺乏管理经验和融资渠道,尤其需要VC的帮助。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进行投资,这时候投资风险大,但是一旦成功也会有不菲的获益。“IDG可能是中国唯一一家以早期为主的VC,我们经历了真正的从零开始直到IPO的全过程。” 熊晓鸽说,“我们最大的优势便是对早期项目和早期创业团队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熊晓鸽认为,对于投资项目,IDG通常有三个要求:“第一,所投资的公司成长性可以预期,5年内销售额可以达到4亿元人民币左右,只有成长到了这样的规模才有可能被别的大公司并购或者达到上市要求;第二,产品必须要有一些独特性,或者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不太容易被复制成山寨版;第三,团队要非常有活力,而且很能干。”
但从2009年以后,IDG越来越多地把钱投向已经相对成熟的中后期项目,早期投资日益减少。关于还要不要继续投资早期项目的争执也在内部出现,IDG的合伙人章苏阳倾向于投资后期项目,他表示:“实际上,IDG从来没说过只投早期项目。因为早期的企业拿不到别人的钱,而且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钱,我们认为有利可图就投了。”另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IDG在进入中国的初期,资金并不充裕,成长势头良好的中后期项目看不上IDG的投资额,所以IDG只能转向早期项目。金融危机之后,创业的门槛增高,风险变大,稳妥起见的IDG很自然地转向后期项目,在中国打拼了20多年的老牌VC也有中年式的消极了。
早期投资的黄金年代
回复该发言
VC的中年危机
2 回复:VC的中年危机
全都留给曾经2010-11-17 14:05:04 发表
2005年到2008年是VC在中国最活跃的时期,也是早期项目获益最多的时候,很多初次创业者都获益匪浅。北京的本土VC联创策源在2005年一口气投资了3GPP、天下网、易查等公司。虽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快,这些公司日后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但至少让人看到了这一行业的前景。
很多VC面临选择,随着成功案例增多,基金规模扩大,把早期投资作为主要战略的VC数量开始下降,IDG资本、联想投资这些曾经的早期投资领先机构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后期。而红杉资本、经纬中国、高原资本、启明创投等外资VC成为专注于早期投资的新一波代表。2005年红杉资本成立了2亿美元基金,2007年又迅速成立了第二支7.5亿美元基金,其中有2.5亿美元用于投资早期企业,最近则刚刚完成第三期规模为10亿美元的基金募集。他们先后投资了大众点评网、奇虎360、玛萨玛索、好乐买等早期项目。
易趣网创始人邵逸波建立的经纬中国则是2007年之后坚称投资早期企业的VC之一,近年来投资速度和力度都非常可观,投资了安居客、华康金融、宝宝树、理邦仪器等。同样坚称投资早期企业的金沙江成立于2004年,包括去哪儿、易传媒、晶能光电等公司都得到过来自金沙江的资金。同样成立于2004年的蓝弛创投,在中国则投资了创毅视讯、PPLive等项目。由于进入时间晚,这些VC的收获至少要等到2011年。
DCM和北极光创投也是目前早期投资的践行者,DCM从1998年就开始在中国进行投资,2005年之后日渐活跃起来,目前在中国投资了近30家企业,是51job的早期投资者,也曾共同投资了文思创新、快钱、互动百科等,最近的投资包括麦包包、也买网等。对开心网的大胆投资则是2007年之后北极光在中国早期投资的经典案例,创始合伙人邓锋自己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硅谷创业的中国人中,最为成功的一位。启明创投近年来则因摩尔庄园、一嗨租车、世纪佳缘等早期投资项目,都取得了成功。
2010年的VC格局
“风险投资不是天使投资,它完全就是一种变相的交易,用最低的风险,获得最高的回报。” 章苏阳说。虽然中后期投资回报率比起早期投资的回报而言只是小巫见大巫,但胜在风险低、周转快,内地资本市场保证了这些投资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退出效果。章苏阳认为早期投资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时间。效率和耐心,正是将大部分投资人日渐推离早期投资的两大障碍。
创业环境的变化也是VC需要考虑的因素,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一去不返,反而衍生出日益繁多的山寨产品,清洁技术新能源产业在中国也远远没有到收获期。虽然创业板推出、并购机会的增加让VC退出变得更容易,但对于早期投资者来说,从投入到收钱的平均周期是7年,2005年投资项目的收获期至少要到2011年,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耐心。
对于坚守早期投资的VC来说,最关键的任务仍然是挑出好公司。新项目越来越多,而创业者对投资的态度已经从茫然变为接受,再变为略带挑剔:已经没有任何一家VC能做到把握整个行业。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对待优质项目,越来越多的VC都想一家通吃,而非积极合作。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坦承,这是由于挖掘到好公司的难度更高了,“要想成为一流基金,标准也同样提高了”。投资者更要各显神通,才可能寻找到下一个腾讯和百度。深入了解产业和公司发展现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童士豪在投资一嗨租车之前,用了一年时间亲自体验、比较其服务,而一嗨从未出过差错的发车调度最终打动了他。所以无论是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抑或其他相关机构,创业生态圈中的各方都盼望着能有更多的人和资金参与到早期投资中来。
回复该发言
很多VC面临选择,随着成功案例增多,基金规模扩大,把早期投资作为主要战略的VC数量开始下降,IDG资本、联想投资这些曾经的早期投资领先机构已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后期。而红杉资本、经纬中国、高原资本、启明创投等外资VC成为专注于早期投资的新一波代表。2005年红杉资本成立了2亿美元基金,2007年又迅速成立了第二支7.5亿美元基金,其中有2.5亿美元用于投资早期企业,最近则刚刚完成第三期规模为10亿美元的基金募集。他们先后投资了大众点评网、奇虎360、玛萨玛索、好乐买等早期项目。
易趣网创始人邵逸波建立的经纬中国则是2007年之后坚称投资早期企业的VC之一,近年来投资速度和力度都非常可观,投资了安居客、华康金融、宝宝树、理邦仪器等。同样坚称投资早期企业的金沙江成立于2004年,包括去哪儿、易传媒、晶能光电等公司都得到过来自金沙江的资金。同样成立于2004年的蓝弛创投,在中国则投资了创毅视讯、PPLive等项目。由于进入时间晚,这些VC的收获至少要等到2011年。
DCM和北极光创投也是目前早期投资的践行者,DCM从1998年就开始在中国进行投资,2005年之后日渐活跃起来,目前在中国投资了近30家企业,是51job的早期投资者,也曾共同投资了文思创新、快钱、互动百科等,最近的投资包括麦包包、也买网等。对开心网的大胆投资则是2007年之后北极光在中国早期投资的经典案例,创始合伙人邓锋自己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硅谷创业的中国人中,最为成功的一位。启明创投近年来则因摩尔庄园、一嗨租车、世纪佳缘等早期投资项目,都取得了成功。
2010年的VC格局
“风险投资不是天使投资,它完全就是一种变相的交易,用最低的风险,获得最高的回报。” 章苏阳说。虽然中后期投资回报率比起早期投资的回报而言只是小巫见大巫,但胜在风险低、周转快,内地资本市场保证了这些投资能带来立竿见影的退出效果。章苏阳认为早期投资的问题不是钱,而是时间。效率和耐心,正是将大部分投资人日渐推离早期投资的两大障碍。
创业环境的变化也是VC需要考虑的因素,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一去不返,反而衍生出日益繁多的山寨产品,清洁技术新能源产业在中国也远远没有到收获期。虽然创业板推出、并购机会的增加让VC退出变得更容易,但对于早期投资者来说,从投入到收钱的平均周期是7年,2005年投资项目的收获期至少要到2011年,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耐心。
对于坚守早期投资的VC来说,最关键的任务仍然是挑出好公司。新项目越来越多,而创业者对投资的态度已经从茫然变为接受,再变为略带挑剔:已经没有任何一家VC能做到把握整个行业。随之而来的变化是,对待优质项目,越来越多的VC都想一家通吃,而非积极合作。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坦承,这是由于挖掘到好公司的难度更高了,“要想成为一流基金,标准也同样提高了”。投资者更要各显神通,才可能寻找到下一个腾讯和百度。深入了解产业和公司发展现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童士豪在投资一嗨租车之前,用了一年时间亲自体验、比较其服务,而一嗨从未出过差错的发车调度最终打动了他。所以无论是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抑或其他相关机构,创业生态圈中的各方都盼望着能有更多的人和资金参与到早期投资中来。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VC的中年危机
全都留给曾经2010-11-17 14:05:04 发表
“以长期投资者的心态来想问题,而不是投了以后在两三年里就急着退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需要VC对金钱之外的东西有更多追求。
但无法回避的是,早期投资在中国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在中国的创业试验中,革命性的技术太少,政策环境中有太多不确定条件,公司的成长风险太高。这使得在中国进行早期投资的VC比美国人要谨慎。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在创业环境本就不太好的中国,早期投资的难觅更降低了初创项目的存活率,而这将进一步削弱投资人对这些项目的信心;一旦VC不想接手早期项目,天使投资人的热情也会降低,这让创业者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VC们投资中后期项目越多,所需要的基金规模也就越大,而过大的规模会更加不适合早期投资。看起来,VC的中年危机也是被逼出来的。
文章来自:新周刊
回复该发言
但无法回避的是,早期投资在中国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在中国的创业试验中,革命性的技术太少,政策环境中有太多不确定条件,公司的成长风险太高。这使得在中国进行早期投资的VC比美国人要谨慎。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在创业环境本就不太好的中国,早期投资的难觅更降低了初创项目的存活率,而这将进一步削弱投资人对这些项目的信心;一旦VC不想接手早期项目,天使投资人的热情也会降低,这让创业者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VC们投资中后期项目越多,所需要的基金规模也就越大,而过大的规模会更加不适合早期投资。看起来,VC的中年危机也是被逼出来的。
文章来自:新周刊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