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内外,总能见到一群身穿绿色服装的“微笑使者”,他们的辛勤付出方便了各国运动员和来宾,也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150多万名志愿者,构成了亚运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从地铁里累得站着都能睡着的“最可爱的人”,到开幕式领导致辞背后的“微笑女孩”,再到赛场上、城市中提供各种无微不至服务的“微笑使者”,他们共同演绎“一起来,更精彩”志愿者风采。
“人人都是东道主,个个都是志愿者”。广州亚运全民志愿的氛围已形成,这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合作的促进因素。
志愿者团体是为亚运增光添彩的一张“金质名片”,是广州“微笑”的表情,是广州亚运会喜迎四方宾客的代表;而志愿活动的广泛普及所带来的、所倡导的,则是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志愿者是后亚运时代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志愿文化必将在中国大地上生生不息的传递下去。
马兰子 志愿工作不分贵贱
马兰子,广州亚运会外事专业志愿者、中山大学英语翻译专业大四学生。亚运期间,她参与了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的接待陪同工作。此前,她还参与了广州亚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暨亚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及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外宾接待。
马兰子清楚记得,在去年7月亚组委招募外事志愿者最后的面试环节时,为考验志愿者的应变能力,当时面试官问了她一个问题:你陪同某国高级官员前往比赛场馆的时候,车子中途抛锚了,这时你应该怎么做?这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见外事接待工作不仅是在高压下进行,很多时候还需应对突发事件,因此对志愿者的要求也非常高。
果不其然,亚运开幕这段时间,马兰子跟随广东省外事办就联络接待了巴基斯坦、东帝汶和卡塔尔等国家元首及王储。其中,某个国家提出到广州需要30辆奔驰车接送、若干指定酒店的总统套房……多种细节均考验着马兰子和她的团队,需要她不断与代表团沟通和协调。工作结束后,她们还要开会至晚上将近11点。每天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
有人问马兰子为亚运付出这么多值得吗?她回答:“志愿,就是自愿地、无偿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有能力就该义不容辞地参与。外语专业学生就应该用语言筑起一座沟通广州与世界的桥梁,新闻专业学生就应该扛起宣传广州亚运的大旗。广州亚组委对志愿者充分信任,为志愿者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我们更应珍惜机会。”
已是大四学生的马兰子,正值找工作、申请留学的关键时刻,但她已安排出时间来服务亚运。她说:“对我们来说,亚运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是放在第一位的。何况,每一个志愿者个人也得到了成长,成为亚运志愿者,我获得的远远比我付出的多。”
场地巡管员 被误解并快乐着
他们可能是亚运会上最不被人理解的志愿者。
他们没有颁奖礼仪的美丽,也没有翻译人员的光鲜;他们不能像开媒体车的司机一样游走在各个场馆之间,也不能像安保人员一样永远成为镜头前的焦点。他们的工作甚至不能得到观众和记者们的同情——
“对不起,这是媒体通道,观众入口在那边。”
“两边有什么区别吗?媒体都还没说什么,你们凭什么管我啊?”
观众的口气很冲,但是并不能影响志愿者们的工作,“我们就是负责场地上各种意外情况的,走错通道很容易发生碰撞而且会迷路的。”志愿者刘朋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即便是再刁难的观众,刘朋也一定要苦口婆心地把他们劝回到原路上,“当辅导员这么多年都没说过这么多话,我们不求观众理解,只要大家都能维护好赛场的秩序就可以了。”
刘朋的学生王岩也会遭遇这样的无奈,“很多记者为了采访方便总是会冲到贵宾区占据别人的位子,我们只能一个个劝阻,最后他们还会说我们办事死板。”
回复该发言
志愿工作不分贵贱 亚运志愿者,一起来更精彩
2 回复:志愿工作不分贵贱 亚运志愿者,一起来更精彩
gucci04032010-11-17 14:24:03 发表
刘朋和他的学生们都来自华南农业大学,专门负责射击赛场的秩序维护。由于射击项目对赛场秩序的要求格外高,所以刘朋他们的工作也变得格外琐碎:检查证件、道路引领、维护秩序等。刘朋说,他们共有200多名学生在射击场轮班执勤,每天6点从学校出发,中午不定点吃饭,直到射击比赛全部结束,他们才能撤离。每天的工作枯燥无味不说,而且常常不被人理解。
“这很正常,一个良好的赛场秩序总是需要相应的规矩做保障,我们作为这些规矩的保障者,越是有误解之声,越说明我们工作的细致。”刘朋对于被人“误解”的状态反而很享受。
其实,在刘老师和学生们的严格巡视下,射击场的秩序井然有序。而且为现场很多人解了燃眉之急。“上次采访到关键时刻,录音笔坏了,多亏有巡管员在,迅速为我找来笔和纸记录,才没有丢掉新闻。”来自北京某网站的记者小刘就很感激这些志愿者。
场馆巡管员还个个身怀技艺。就在中国队10米移动靶的李教练和朝鲜队教练的交流出现语言障碍时,李教练只好求助身边的志愿者去找寻一位朝鲜语翻译,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位巡管员竟然亲自当起了翻译,朝鲜教练更是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本报记者 马敏
“可爱多”
这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冰激凌的名字,在二十七八摄氏度“冬天里的夏天”的广州,在许多人还都穿着短衫的时候,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提供的各种周到服务,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爽冰怡,可爱多。
他们的辛苦,他们的劳累,他们的付出;
他们的枯燥,他们的单调,他们的遗憾……
这些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也许难以看到,但是看不到的永远多于看得到的。
那些日常性、本职性的服务工作就不提了,讲两个自己几天来经历的小事吧。
开幕式之夜,我在主会场新闻中心赶完稿件后,已是将近零点,这才忽然感觉到一阵饥饿,起身去摆放小食的桌前,却发现已空空如也。一位年轻的女志愿者快步走到我跟前微笑地问询(在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区域内,只要你稍微一驻足,或是一迟疑,总会有距你最近的志愿者赶来:“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说想找点吃的。她歉意地一笑:“对不起,可能已经撤掉了,因为结束好久了。但她又说道,请稍等一下,我再上里面看看还有没有?”过一会,她拿着一片独立包装的小饼干过来:“真不好意思,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我的,给您吧。就一块了,不好意思。”其实,不好意思的是我,我怎好意思跟人家小姑娘争食。最后,在她一再坚持下我还是婉拒了。
何灼强 最“绿”亚运志愿者
作为亚运志愿者,如果说“东方大力士”举重前世界冠军何灼强是亚运会“力量”最大的志愿者,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但在记者看来,有个称号更适合他——最“绿”亚运志愿者。
11月15日上午,在广州体育学院教师宿舍里,小阳台的花花草草被“打扮”得绿意盎然,何灼强泡上一包绿茶,与记者聊起环保和亚运。
何灼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出名的举重“大力士”之一,9破世界纪录,还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两夺男子52公斤级举重金牌。退役后,在广州体育学院竞赛训练处任职的何灼强长期致力于环保事业。2007年,他曾与朋友一起组成 “环保三剑客”,到南极冰川考察,还曾经到人迹罕至的罗布泊捡了几大车垃圾,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倡导环保理念。
“还没到南极圈时,看到一些冰川都融化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何灼强回忆说:“到了南极之后,上岸前我们要消毒,上岸后所有的垃圾都要用自己的塑料袋装上。这次活动对我影响很大,回来之后我教育自己小孩要有节约意识,要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回复该发言
“这很正常,一个良好的赛场秩序总是需要相应的规矩做保障,我们作为这些规矩的保障者,越是有误解之声,越说明我们工作的细致。”刘朋对于被人“误解”的状态反而很享受。
其实,在刘老师和学生们的严格巡视下,射击场的秩序井然有序。而且为现场很多人解了燃眉之急。“上次采访到关键时刻,录音笔坏了,多亏有巡管员在,迅速为我找来笔和纸记录,才没有丢掉新闻。”来自北京某网站的记者小刘就很感激这些志愿者。
场馆巡管员还个个身怀技艺。就在中国队10米移动靶的李教练和朝鲜队教练的交流出现语言障碍时,李教练只好求助身边的志愿者去找寻一位朝鲜语翻译,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位巡管员竟然亲自当起了翻译,朝鲜教练更是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本报记者 马敏
“可爱多”
这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冰激凌的名字,在二十七八摄氏度“冬天里的夏天”的广州,在许多人还都穿着短衫的时候,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提供的各种周到服务,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爽冰怡,可爱多。
他们的辛苦,他们的劳累,他们的付出;
他们的枯燥,他们的单调,他们的遗憾……
这些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也许难以看到,但是看不到的永远多于看得到的。
那些日常性、本职性的服务工作就不提了,讲两个自己几天来经历的小事吧。
开幕式之夜,我在主会场新闻中心赶完稿件后,已是将近零点,这才忽然感觉到一阵饥饿,起身去摆放小食的桌前,却发现已空空如也。一位年轻的女志愿者快步走到我跟前微笑地问询(在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区域内,只要你稍微一驻足,或是一迟疑,总会有距你最近的志愿者赶来:“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我说想找点吃的。她歉意地一笑:“对不起,可能已经撤掉了,因为结束好久了。但她又说道,请稍等一下,我再上里面看看还有没有?”过一会,她拿着一片独立包装的小饼干过来:“真不好意思,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我的,给您吧。就一块了,不好意思。”其实,不好意思的是我,我怎好意思跟人家小姑娘争食。最后,在她一再坚持下我还是婉拒了。
何灼强 最“绿”亚运志愿者
作为亚运志愿者,如果说“东方大力士”举重前世界冠军何灼强是亚运会“力量”最大的志愿者,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但在记者看来,有个称号更适合他——最“绿”亚运志愿者。
11月15日上午,在广州体育学院教师宿舍里,小阳台的花花草草被“打扮”得绿意盎然,何灼强泡上一包绿茶,与记者聊起环保和亚运。
何灼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出名的举重“大力士”之一,9破世界纪录,还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两夺男子52公斤级举重金牌。退役后,在广州体育学院竞赛训练处任职的何灼强长期致力于环保事业。2007年,他曾与朋友一起组成 “环保三剑客”,到南极冰川考察,还曾经到人迹罕至的罗布泊捡了几大车垃圾,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倡导环保理念。
“还没到南极圈时,看到一些冰川都融化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何灼强回忆说:“到了南极之后,上岸前我们要消毒,上岸后所有的垃圾都要用自己的塑料袋装上。这次活动对我影响很大,回来之后我教育自己小孩要有节约意识,要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志愿工作不分贵贱 亚运志愿者,一起来更精彩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