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市场担忧,作为世界最大食用油消费国的中国将会采取措施抑制物价通胀,从而降低对棕榈油的需求,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16日收盘创一年多来最大跌幅。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1月交割的棕榈油期货16日收盘下跌3%至3,270林吉特(约合1,044美元)/公吨,创2009年10月2日以来最大跌幅。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17日将因当地节日而休市一天。
中国证券报援引未具名人士的话称,政府预计将在食品行业实施抑制物价涨势举措,来打击对玉米与棉花等农产品期货投资活动。另外,美元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棕榈油价格的跌势,美元指数16日延续前一交易日涨势,从而限制了黄金、银、原油、大豆与棕榈油等大宗商品的投资需求。
中国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4.4%,并远超3%的政府全年通胀目标,为此中国央行已先后通过加息与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抑制物价涨势。中国北大方正商品公司经理董淑志(音译)16日表示,食品与棉花出现的价格涨势最终促使政府决定出手打击市场投机活动,确保通胀不再进一步恶化。
印度溶剂萃取商协会公布称,印度植物油进口在截至10月31日的前10个月内达创历史记录的924万吨,价值达3,800亿卢比(约合84亿美元),而2009年同期为866万吨。印度10月植物油进口年增25%至832,699吨。
CBOT 1月大豆期货收盘下跌66 3/4美分,或5.2个百分点,报收于12.19 3/4美元/蒲式耳,此前合约一度触及70美分的跌停板。1月CBOT大豆油期货跌3.1%至52.13美分/磅。
大连棕榈油期货昨日盘中保持震荡整理格局,1109主力合约收盘8,954元/吨,下跌96元/吨。受周边集体跳水及国家调控令市场承压,期价震荡回落。短期来看,市场或延续震荡调整态势。(科创信息 王云汉)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