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移动互联网战略:有线无线一体化
1 腾讯移动互联网战略:有线无线一体化
asd90991392010-11-17 14:55:25 发表
腾讯公司代表
网易科技讯 10月21日消息,2010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今日在北京举行,网易科技作为大会指定特约门户将对现场进行图文直播。
腾讯首席架构师、研究院院长郑全战的代表进行了题为“腾讯的移动互联网之道”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郑全战(代表):大家下午好,因为我们院长今天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没有来,今天下午由我来做报道。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我们首先从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分析入手,然后来讨论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战略思路,最后给出我们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些挑战分析和它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网民的规模,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7月,整体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那么,整体网民规模增速却成了一个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8亿,手机网民规模增长趋势是呈年底一个拉伸效应,这些数据就说明整体网民增幅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而手机网民将处于一个增幅不断加大,由于在过去3年,由于3G推出,手机网民增幅成了拉动整体网民不断动力,这说明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潜力。
我们下面通过一些QQ数据来看移动互联网发展。在2010年3月5日,19点52分58秒,QQ同时在线用户首次过亿,进入亿时代,其中手机QQ用户约2000万,占比为20%。我们可以从这个历史数据不难看出,手机QQ用户共性占比从4年前0.5%上升到今天20%,这充分说明了QQ用户正在从桌面互联网领域快速渗透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接下来在智能终端方面毫无疑问iPhone和Android引领智能终端的革新与发展。从苹果移动业务收入历史数据来看,从2007年6月份苹果推出iPhone之后,到2007年第三季度翻了7倍。今年苹果又推出了IPad更是引领了平面电脑更新潮流。
与此同时Android体现了一个巨大发展潜力,根据中国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7月,在智能手机市场当中Android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6.3%,是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系统。那么,我们面对iPhone和Android,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iPhone是来自于苹果,是一家电子消费型公司,而Android来自于Google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两家都不是传统智能手机制造商,却在引领着智能手机的革新。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认为第一传统智能手机提供商在跟进和满足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服务需求和体验感受方面显得不够敏锐。第二不同行业交叉融合对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终端融合发展,智能手机网络化、服务化以及跨智能手机手持设备和车载设备用途的统一平台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那么,同互联网本质一样。移动互联网本质也是在于服务,服务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价值链,围绕着用户从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信息服务提供商三方利用,结合各自的优点进行战略布局。那么,虽然移动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是从用户体验纬度来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获得丰富互联网信息体验还不是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结论是,我们在以平台为基础之上,通过从移动终端到后台服务端到端的一个整合,才能够有效改善用户体验。我们认为平台是解决移动互联网体验必然趋势,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道。
回复该发言
腾讯公司代表
网易科技讯 10月21日消息,2010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今日在北京举行,网易科技作为大会指定特约门户将对现场进行图文直播。
腾讯首席架构师、研究院院长郑全战的代表进行了题为“腾讯的移动互联网之道”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郑全战(代表):大家下午好,因为我们院长今天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没有来,今天下午由我来做报道。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我们首先从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分析入手,然后来讨论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战略思路,最后给出我们对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些挑战分析和它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网民的规模,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7月,整体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那么,整体网民规模增速却成了一个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8亿,手机网民规模增长趋势是呈年底一个拉伸效应,这些数据就说明整体网民增幅已经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期,而手机网民将处于一个增幅不断加大,由于在过去3年,由于3G推出,手机网民增幅成了拉动整体网民不断动力,这说明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潜力。
我们下面通过一些QQ数据来看移动互联网发展。在2010年3月5日,19点52分58秒,QQ同时在线用户首次过亿,进入亿时代,其中手机QQ用户约2000万,占比为20%。我们可以从这个历史数据不难看出,手机QQ用户共性占比从4年前0.5%上升到今天20%,这充分说明了QQ用户正在从桌面互联网领域快速渗透到移动互联网领域。
接下来在智能终端方面毫无疑问iPhone和Android引领智能终端的革新与发展。从苹果移动业务收入历史数据来看,从2007年6月份苹果推出iPhone之后,到2007年第三季度翻了7倍。今年苹果又推出了IPad更是引领了平面电脑更新潮流。
与此同时Android体现了一个巨大发展潜力,根据中国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7月,在智能手机市场当中Android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6.3%,是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系统。那么,我们面对iPhone和Android,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iPhone是来自于苹果,是一家电子消费型公司,而Android来自于Google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两家都不是传统智能手机制造商,却在引领着智能手机的革新。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认为第一传统智能手机提供商在跟进和满足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服务需求和体验感受方面显得不够敏锐。第二不同行业交叉融合对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终端融合发展,智能手机网络化、服务化以及跨智能手机手持设备和车载设备用途的统一平台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那么,同互联网本质一样。移动互联网本质也是在于服务,服务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价值链,围绕着用户从运营商、终端厂商,以及信息服务提供商三方利用,结合各自的优点进行战略布局。那么,虽然移动互联网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是从用户体验纬度来看,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获得丰富互联网信息体验还不是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结论是,我们在以平台为基础之上,通过从移动终端到后台服务端到端的一个整合,才能够有效改善用户体验。我们认为平台是解决移动互联网体验必然趋势,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道。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腾讯移动互联网战略:有线无线一体化
asd90991392010-11-17 14:55:25 发表
接下来想从运营商纬度,终端厂商,以及信息服务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下怎么进行战略布局。首先看看运营商平台战略,运营商核心优势是对于基础网络控制力,传统语音服务和数据业务是他的强项,通过对移动网络应用,接入控制深度挖掘用户数据,分析数据行为,进而提供精准内容服务和信息服务,从而形成运营商平台的一个风格。
那么终端厂商核心优势在于对终端设备的一个整合能力,开放这种开发平台和丰富应用,是其平台战略持久发展的一个基础。有效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产品整合能力,是吸引用户和保障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以苹果公司来说,苹果是终端+服务模式最佳实验者,透过卓越终端设备,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进而创建自己生态系统。
第二是卓越的品质是苹果成功关键因素,这里包含第一知名的品牌效应,完美用户体验,和完善开发平台,以及多元化的接入方式。此外,苹果还拥有丰富的应用,那么苹果有20种产品类别,22万种服务应用,迄今30万次下载量,此外还有10万注册开发人员在不断为这个平台贡献新的应用和服务。
那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核心优势是在于对社会网络这种主导能力,以关系链为中心服务整合是信息服务提供商平台战略的一个特色。那么,一方面通过开放式中间件来保障一次用户体验,也吸引第三方开发商为其贡献应用。另外通过用户产生内容,既可以加强用户之间应用,也可以增加用户与平台之间的粘连性。毫无疑问,Facebook和Google是这中间佼佼者。
在移动互联网的挑战,第一是无线环境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第一网络传输的可靠性,第二有限的带宽,速度比较慢,支配比较高。那么,针对网络连接不可靠,我们以一个TCP机为例,当一个手机终端从一个基站切入到另外一个基站,当时TCP连接不会断掉,这就对我们做移动互联网这种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移动终端局限性主要体现较小屏幕尺寸,有限内存和CPU内存,这里有以前的一个实验数据。以1千毫安的电池为例,当这个手机只是开一个TCP连接,每5分钟发一个心跳包的频率来通信,12个小时之后这个电池就耗光了。当移动互联网提供更多服务的时候,用户在开很多连接在同时进行传输的时候,电池消耗会非常快。
第三是跨平台开发复杂性,智能终端平台种类是远远多于其他,开发一款移动应用服务是远比开发一款桌面应用服务所付出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要高很多。
第四是用户行为的碎片性。大家都知道在移动环节下面,用户不太可能有很多时间面向终端和使用终端,而是时不时使用终端,这就是移动特点,和在时间上面体现碎片性。相对于PC来说,我们进一步观察移动用户一些行为,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移动用户具有动中静的特点。动很好理解,静是指用户访问习惯和行为总是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去使用和访问服务和应用,这就和PC客户,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PC用户可以理解为一个静中动的概念,可以坐在那整天对着电脑,他可以很广泛访问他需要的东西,这和移动用户的习惯是完全不一样。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思路。我们整体战略是实现无线有线一体化,把桌面互联网服务延伸移动互联网,具体实施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以关系链为中心内容整合和通信方式整合,简单连接为3C。以好友关系链为中心,以广泛、多样的内容为基础,以便捷灵活的通信方式为交流的手段。
第二就是以终端整合和服务整合为支撑端到端技术平台策略。这个我们可以用三个I来说明,第一是终端深度整合,第二是互联网服务的一个广度集成,第三是从移动终端到服务后台一个端到端纵深整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使用任何设备提供精准、个性化、一致体验的在线生活服务。
回复该发言
那么终端厂商核心优势在于对终端设备的一个整合能力,开放这种开发平台和丰富应用,是其平台战略持久发展的一个基础。有效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产品整合能力,是吸引用户和保障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以苹果公司来说,苹果是终端+服务模式最佳实验者,透过卓越终端设备,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进而创建自己生态系统。
第二是卓越的品质是苹果成功关键因素,这里包含第一知名的品牌效应,完美用户体验,和完善开发平台,以及多元化的接入方式。此外,苹果还拥有丰富的应用,那么苹果有20种产品类别,22万种服务应用,迄今30万次下载量,此外还有10万注册开发人员在不断为这个平台贡献新的应用和服务。
那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核心优势是在于对社会网络这种主导能力,以关系链为中心服务整合是信息服务提供商平台战略的一个特色。那么,一方面通过开放式中间件来保障一次用户体验,也吸引第三方开发商为其贡献应用。另外通过用户产生内容,既可以加强用户之间应用,也可以增加用户与平台之间的粘连性。毫无疑问,Facebook和Google是这中间佼佼者。
在移动互联网的挑战,第一是无线环境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第一网络传输的可靠性,第二有限的带宽,速度比较慢,支配比较高。那么,针对网络连接不可靠,我们以一个TCP机为例,当一个手机终端从一个基站切入到另外一个基站,当时TCP连接不会断掉,这就对我们做移动互联网这种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移动终端局限性主要体现较小屏幕尺寸,有限内存和CPU内存,这里有以前的一个实验数据。以1千毫安的电池为例,当这个手机只是开一个TCP连接,每5分钟发一个心跳包的频率来通信,12个小时之后这个电池就耗光了。当移动互联网提供更多服务的时候,用户在开很多连接在同时进行传输的时候,电池消耗会非常快。
第三是跨平台开发复杂性,智能终端平台种类是远远多于其他,开发一款移动应用服务是远比开发一款桌面应用服务所付出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要高很多。
第四是用户行为的碎片性。大家都知道在移动环节下面,用户不太可能有很多时间面向终端和使用终端,而是时不时使用终端,这就是移动特点,和在时间上面体现碎片性。相对于PC来说,我们进一步观察移动用户一些行为,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移动用户具有动中静的特点。动很好理解,静是指用户访问习惯和行为总是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去使用和访问服务和应用,这就和PC客户,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PC用户可以理解为一个静中动的概念,可以坐在那整天对着电脑,他可以很广泛访问他需要的东西,这和移动用户的习惯是完全不一样。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战略思路。我们整体战略是实现无线有线一体化,把桌面互联网服务延伸移动互联网,具体实施策略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以关系链为中心内容整合和通信方式整合,简单连接为3C。以好友关系链为中心,以广泛、多样的内容为基础,以便捷灵活的通信方式为交流的手段。
第二就是以终端整合和服务整合为支撑端到端技术平台策略。这个我们可以用三个I来说明,第一是终端深度整合,第二是互联网服务的一个广度集成,第三是从移动终端到服务后台一个端到端纵深整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使用任何设备提供精准、个性化、一致体验的在线生活服务。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腾讯移动互联网战略:有线无线一体化
asd90991392010-11-17 14:55:25 发表
接下来我们分享一个我们关于平台建设的一些想法。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里面,我们这边定了两个端到端的纬度,首先我们看一下平台端到端。平台端到端是指桥接平台和移动中间件之间的相关技术,包括连接技术,包括协议站技术。从协议站可以看到他把底层网络已经做了一些屏蔽,从我们中间协议站会对解决很多,包括无线环境的不可靠这些问题。还有就是服务站的技术,整体上来讲他是对一些主流终端平台做了一些抽象,对上开放了一些我们经常用的API。
在这个纬度主要解决了无线环境的局限性,以及移动终端局限性,以及跨平台开发的复杂性。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来建立业务端到端,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逻辑的端到端连接技术。打个比方说,在这个平台之上,如果是说你在同时使用QQ,在这个平台之上,可能真正使用就是一个物理套接制,在上层是具体抽象。在业务层,开发人员和产品经理就可以更加纯粹关注业务本身,使这个服务更加去适应移动互联网下用户行为习惯和需求。
最后,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提个蛮朴素的问题。未来无线开发的方向是什么?作为开发人员应该关注一些什么技术,具备怎样的一些专业技能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考虑,也会有一些想法,而且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很开放的问题,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基于互联网服务的平台和应用开发,应该是未来无线开发的一个主流方向。
那么,掌握任何一个单一这种平台,或者是语言,熟练去掌握他,我认为这并不能够很好去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面这种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复杂性就为我们开发人员提出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一方面是需要大家对无线环境特点,终端设备的一些特点有一定深度的认知,然后是以某一个主流为切入来进行一个纵深的积累。当你具备了一个划繁为简的本领,那这个目的就做到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该发言
在这个纬度主要解决了无线环境的局限性,以及移动终端局限性,以及跨平台开发的复杂性。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来建立业务端到端,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逻辑的端到端连接技术。打个比方说,在这个平台之上,如果是说你在同时使用QQ,在这个平台之上,可能真正使用就是一个物理套接制,在上层是具体抽象。在业务层,开发人员和产品经理就可以更加纯粹关注业务本身,使这个服务更加去适应移动互联网下用户行为习惯和需求。
最后,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提个蛮朴素的问题。未来无线开发的方向是什么?作为开发人员应该关注一些什么技术,具备怎样的一些专业技能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考虑,也会有一些想法,而且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很开放的问题,也不会有标准答案。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基于互联网服务的平台和应用开发,应该是未来无线开发的一个主流方向。
那么,掌握任何一个单一这种平台,或者是语言,熟练去掌握他,我认为这并不能够很好去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面这种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复杂性就为我们开发人员提出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一方面是需要大家对无线环境特点,终端设备的一些特点有一定深度的认知,然后是以某一个主流为切入来进行一个纵深的积累。当你具备了一个划繁为简的本领,那这个目的就做到了,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