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三季度消费意愿有所下滑,换句话说,大家不认为现在是买东西的好时候。然而在通胀预期的影响之下,政府下一步将如何动手,拉动百姓的消费动力?
按收入水平来看,收入水平越高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比较高。三季度,只有高收入家庭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上升,达到了110,比二季度上升1个点,而中等收入和低收入消费者信心分别比二季度下降了5和8个点,降到109和96。
针对以上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城认为,鲜菜价格上涨太快,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鲜菜价格对老百姓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每天都要买菜,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实际上是鲜菜价格推高了通胀预期。
如何避免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晓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当前,中国的物价上涨正在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中国政府要冷静,避免急刹车导致经济突然下滑过度的危险。比较正确的政策目标选择,应该是在适度的通胀和较快的经济增长之间寻找平衡。同时,采取对付物价上涨的组合拳,不要单纯用紧缩货币的办法对付通胀。目前的通胀的确带有输入性和结构性的特点。
中广网北京11月17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三季度消费意愿有所下滑,换句话说,大家不认为现在是买东西的好时候。
按收入水平来看,收入水平越高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比较高。
针对以上情况,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城认为,鲜菜价格上涨太快,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
如何避免通胀预期进一步恶化?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晓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当前,中国的物价上涨正在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中国政府要冷静,避免急刹车导致经济突然下滑过度的危险。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