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挖一个深深的洞,我们就能到达中国。”
11月16日,智利共和国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在北京举行的“智利——机遇之国”研讨会上,用儿时对中国的想象开始了他激情洋溢的演讲。这是皮涅拉今年3月就任总统以来首次访问中国,此访正值中智建交40周年。
吸引中国企业家投资智利,尤其是智利的矿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皮涅拉此行的重要目的。
在当天的演讲中,皮涅拉频频举出详细的数据,想要告诉在场的中国企业家,去智利投资有很多的机会。他表示,智利政府计划“在矿业投资1500亿美元,能源行业投资40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亿美元”。
智利是一个传统的矿产品出口国,生产着全球三分之一的铜和其他大量矿产,如金、银、钼、锌、铁、锂、硝酸盐和煤炭等。矿业也是中国目前对智利投资的重点领域。
不过,智利矿业部长劳伦斯·戈尔本(Laurence Golborne)希望中国企业在投资智利的矿业之外,考虑投资智利的新能源产业。智利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
除了矿业和能源,智利也希望中国资本能大量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今年年初智利大地震之后,皮涅拉政府提出了84.31亿美元的重建计划,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这笔钱主要用于住房、医院、学校、桥梁、道路、港口等设施的重建和修复。
在回答一位中国企业家是否考虑与中国在铁路方面进行合作的问题时,皮涅拉表示,今年年底,智利政府将制定铁路现代化的计划。而在场的中国企业也已表示出对于参与智利铁路现代化改造的热诚。
中国专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沈田义则对智利震后港口重建表示出强烈的兴趣。该公司刚刚签署协议,投资9亿美元参与海地地震后机场和港口的建设。
智利外国投资委员会执行副主席玛蒂亚斯·摩利·阿莱亚诺(Matías Mori Arellano)16日对本报记者表示,欢迎中国企业竞标智利的国际招标项目。
这是阿莱亚诺第二次来到中国,10月底他刚刚拜访过中投,并向其介绍了智利投资的法律框架,以及智利政府在今后四年里公开招标的项目。而中投也在今年上半年考察了智利的投资环境。
阿莱亚诺告诉本报记者,相比中智的贸易额,中国对智利的投资额非常小。“我们需要改变这一局面。”
目前,中国已是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根据智利中央银行的数据,2009年,中国和智利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74.3亿美元,其中智利出口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2%;进口5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智利也是南美洲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中智自贸协定》和《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正式实施。
鉴于中国在智利的投资额并不大,很多中国企业尚未有智利的投资经验,阿莱亚诺建议企业在去智利投资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智利大使馆等渠道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之后,就到智利去看看。“只有亲身去感受,你才能真正了解智利良好的投资环境。” 阿莱亚诺对本报记者表示。
智利人对借助中国等国际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的计划充满信心。
皮涅拉甚至表示,“我们希望在将来的十年每年保持6%的经济增长,这样十年之后,智利将成为发达国家。”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