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新政效应已在土地市场有所体现。
来自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系列调控以来,北京土地楼面均价已下调至3893.7元每平方米,相比2010年新政前土地楼面均价下跌了34.5%。
伴随着楼面地价的回落,土地集中“流拍”的现象也十分突出。5月24日,北京四块商业用地集体“流拍”,5月7日,顺义区马坡镇新城地块“流标”,4月26日,房山区窦店镇住宅用地“流拍”。
“下跌”与“流拍”,难道仅仅是巧合,土地市场急剧降温能否从源头上将高位运行的北京楼市引向真正的理性?
土地遇冷
曾经被认为是宏观调控避风港的商业地产这一次也未能幸免。
5月24日北京“流拍”的四个地块,分别为北京丰台区花乡樊家村办公项目用地、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村1-7号商业金融用地和2-4号多功能用地、房山区房山线长阳站9号地多功能项目用地。4宗地块的用地性质均为配套办公、金融以及多功能用地,均为非住宅类用地。
“最近北京针对商业地产产权式酒店收紧的政策使得一些开发商对这些商业用地更谨慎。”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
开发商对于住宅预期的谨慎已先于商业地产有所体现。
4月26日,首幅“试水新政”的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一宗住宅用地因最终拍卖价格“超限”而导致流拍。5月7日,顺义马坡镇新城地块在吸引了五家企业竞标后,又因竞标企业报价低于“标底”导致流标。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调控一月多以来虽也有地块零星成交,但此前的“地王”之势已荡然无存,下降趋势也十分明显。
5月18日,北京建工集团以14.02亿斩获房山线长阳站8号地,折合楼面价7500元/平方米;万科和中粮地产联合体斩获了另一地块即长阳镇起步区3号地南侧地块,成交价格9.83亿,折合楼面价6223元每平方米;仅仅两天之后,中铁建地产和北京首开又分别竞得北京房山两地块,楼面地价分别为6096元每平方米和3253元/ 平方米。
就北京土地市场的整体而言,地价的回落势头也已显现。
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系列调控以来,北京的土地市场已急剧降温,截至目前总供应土地为221.5万平方米,楼面均价为3893.7元每平方米,相比2010年新政之前的土地楼面均价5940.4元每平方米则下跌了34.5%。
“特别是代表土地炒作程度的溢价率,新政后回归到平均8.25%,大部分为底价成交,而相比新政前的117.3%,溢价率下跌了109%,楼市新政开始见效。”张大伟透露。
亟待政策预期稳定楼市
土地市场的回落是否能带动住宅市场的回归?
张大伟预计,低价地的大量供应将在6月开始对开发商有比较大的影响,市场调控已经逐渐开始深入。
以土地供应较多的近郊为例,据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房山及昌平目前在售的项目中新政以来已经全部停涨。其中房山区目前在售楼盘总数位30个,1个月来都没有涨价,更是有4个出现了明显优惠。而昌平区共44个楼盘其中5个项目已经明显出现优惠。
然而,地价下跌是回归理性的表现,但开发商不拿地就意味着投资下降,未来供求矛盾将如何化解?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近日表示,4月中旬宏观调控以来,开发商的第一反应是不继续拿地了。“这并不是好的趋势。”她认为,“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若再次出现,房价的报复性上涨将是市场供不应求所带来的结果。”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直指,“投资上不去,下一阶段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回复该发言
调控效应初显北京地价下跌三成 供求关系仍难解
2 回复:调控效应初显北京地价下跌三成 供求关系仍难解
DRYADDRYAD2010-11-18 02:11:14 发表
在近日某网站举办的“去杠杆化背景下市场前瞻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前主任王小广透露,他和同事在做过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的房地产需求投机比重太大,全中国的平均数超过50%,深圳投机性需求可以达到80%~90%,“10%最富的人把房地产交易量的50%都买去了。”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调控新政解读及后市走势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新政打击投机性需求只是权宜之计,而在持有环节增加成本和持有风险,对房产投资的风险收益进行均衡(尤其是多套和豪宅),才是市场调整正确的方向。
调控新政效应已在土地市场有所体现。
来自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系列调控以来,北京土地楼面均价已下调至3893.7元每平方米,相比2010年新政前土地楼面均价下跌了34.5%。
伴随着楼面地价的回落,土地集中“流拍”的现象也十分突出。
“下跌”与“流拍”,难道仅仅是巧合,土地市场急剧降温能否从源头上将高位运行的北京楼市引向真正的理性?土地遇冷曾经被认为是宏观调控避风港的商业地产这一次也未能幸免。
5月24日北京“流拍”的四个地块,分别为北京丰台区花乡樊家村办公项目用地、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村1-7号商业金融用地和2-4号多功能用地、房山区房山线长阳站9号地多功能项目用地。
“最近北京针对商业地产产权式酒店收紧的政策使得一些开发商对这些商业用地更谨慎。
开发商对于住宅预期的谨慎已先于商业地产有所体现。
4月26日,首幅“试水新政”的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一宗住宅用地因最终拍卖价格“超限”而导致流拍。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调控一月多以来虽也有地块零星成交,但此前的“地王”之势已荡然无存,下降趋势也十分明显。
5月18日,北京建工集团以14.02亿斩获房山线长阳站8号地,折合楼面价7500元/平方米;万科和中粮地产联合体斩获了另一地块即长阳镇起步区3号地南侧地块,成交价格9.83亿,折合楼面价6223元每平方米;仅仅两天之后,中铁建地产和北京首开又分别竞得北京房山两地块,楼面地价分别为6096元每平方米和3253元/ 平方米。
就北京土地市场的整体而言,地价的回落势头也已显现。
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系列调控以来,北京的土地市场已急剧降温,截至目前总供应土地为221.5万平方米,楼面均价为3893.7元每平方米,相比2010年新政之前的土地楼面均价5940.4元每平方米则下跌了34.5%。
“特别是代表土地炒作程度的溢价率,新政后回归到平均8.25%,大部分为底价成交,而相比新政前的117.3%,溢价率下跌了109%,楼市新政开始见效。
亟待政策预期稳定楼市土地市场的回落是否能带动住宅市场的回归?张大伟预计,低价地的大量供应将在6月开始对开发商有比较大的影响,市场调控已经逐渐开始深入。
以土地供应较多的近郊为例,据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房山及昌平目前在售的项目中新政以来已经全部停涨。
然而,地价下跌是回归理性的表现,但开发商不拿地就意味着投资下降,未来供求矛盾将如何化解?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近日表示,4月中旬宏观调控以来,开发商的第一反应是不继续拿地了。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直指,“投资上不去,下一阶段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回复该发言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调控新政解读及后市走势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新政打击投机性需求只是权宜之计,而在持有环节增加成本和持有风险,对房产投资的风险收益进行均衡(尤其是多套和豪宅),才是市场调整正确的方向。
调控新政效应已在土地市场有所体现。
来自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系列调控以来,北京土地楼面均价已下调至3893.7元每平方米,相比2010年新政前土地楼面均价下跌了34.5%。
伴随着楼面地价的回落,土地集中“流拍”的现象也十分突出。
“下跌”与“流拍”,难道仅仅是巧合,土地市场急剧降温能否从源头上将高位运行的北京楼市引向真正的理性?土地遇冷曾经被认为是宏观调控避风港的商业地产这一次也未能幸免。
5月24日北京“流拍”的四个地块,分别为北京丰台区花乡樊家村办公项目用地、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村1-7号商业金融用地和2-4号多功能用地、房山区房山线长阳站9号地多功能项目用地。
“最近北京针对商业地产产权式酒店收紧的政策使得一些开发商对这些商业用地更谨慎。
开发商对于住宅预期的谨慎已先于商业地产有所体现。
4月26日,首幅“试水新政”的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一宗住宅用地因最终拍卖价格“超限”而导致流拍。
记者同时也注意到,调控一月多以来虽也有地块零星成交,但此前的“地王”之势已荡然无存,下降趋势也十分明显。
5月18日,北京建工集团以14.02亿斩获房山线长阳站8号地,折合楼面价7500元/平方米;万科和中粮地产联合体斩获了另一地块即长阳镇起步区3号地南侧地块,成交价格9.83亿,折合楼面价6223元每平方米;仅仅两天之后,中铁建地产和北京首开又分别竞得北京房山两地块,楼面地价分别为6096元每平方米和3253元/ 平方米。
就北京土地市场的整体而言,地价的回落势头也已显现。
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4月14日系列调控以来,北京的土地市场已急剧降温,截至目前总供应土地为221.5万平方米,楼面均价为3893.7元每平方米,相比2010年新政之前的土地楼面均价5940.4元每平方米则下跌了34.5%。
“特别是代表土地炒作程度的溢价率,新政后回归到平均8.25%,大部分为底价成交,而相比新政前的117.3%,溢价率下跌了109%,楼市新政开始见效。
亟待政策预期稳定楼市土地市场的回落是否能带动住宅市场的回归?张大伟预计,低价地的大量供应将在6月开始对开发商有比较大的影响,市场调控已经逐渐开始深入。
以土地供应较多的近郊为例,据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房山及昌平目前在售的项目中新政以来已经全部停涨。
然而,地价下跌是回归理性的表现,但开发商不拿地就意味着投资下降,未来供求矛盾将如何化解?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近日表示,4月中旬宏观调控以来,开发商的第一反应是不继续拿地了。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直指,“投资上不去,下一阶段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调控效应初显北京地价下跌三成 供求关系仍难解
DRYADDRYAD2010-11-18 02:11:14 发表
在近日某网站举办的“去杠杆化背景下市场前瞻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前主任王小广透露,他和同事在做过统计分析后发现,中国的房地产需求投机比重太大,全中国的平均数超过50%,深圳投机性需求可以达到80%~90%,“10%最富的人把房地产交易量的50%都买去了。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调控新政解读及后市走势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新政打击投机性需求只是权宜之计,而在持有环节增加成本和持有风险,对房产投资的风险收益进行均衡(尤其是多套和豪宅),才是市场调整正确的方向。
聂梅生认为,如果各个地方政府能够增加土地供给,使一季度开发商供给加大情况能够继续。
回复该发言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调控新政解读及后市走势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新政打击投机性需求只是权宜之计,而在持有环节增加成本和持有风险,对房产投资的风险收益进行均衡(尤其是多套和豪宅),才是市场调整正确的方向。
聂梅生认为,如果各个地方政府能够增加土地供给,使一季度开发商供给加大情况能够继续。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