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港媒报道,恒指在短短4个日累积跌近1500点,幅度达到6%,是去年11月爆发迪拜世界危机以来跌幅最大的4个交易日,跌势遍及各类别——金融、汽车,以至中港地产股也上演一幕幕“高台跳水”,俨如爆发一次小股灾,“跌够未”自然为投资者关心。证券界人士未改“乐观”看法,普遍认为是升势过急下的正常调整,只是调整期或延续至年底。
恒指在隔晚美股以及昨天沪深股市急挫夹击下,尾市跌幅一度扩大至500点,收市跌478点,成交略增至1030亿元,重磅股汇丰控股(0005) 跌2%,单是汇控已拖累恒指94点。即月期指跌420点,仍然低水39点,期指成交仍达9.95万张高水平。恒指在短短4日间,由24700点急跌至 23214点,幅度达到6%,对上一次4日内急泻逾6%要追溯至去年11月底,当时迪拜世界爆出违约的债务危机。
里昂:升得急 跌得急难免
内地的大宗商品期货继续受到抛售,加上“限价令” 实施在即,资源股以及食品股成为跌市重灾区,江西铜(0358)跌逾8%,收报21.9元,4个交易日累积跌16%,而中国粮油(0606)则再跌近6% (见表)。对于市场将跌市归咎于中央收紧银根,里昂证券以及瑞信私人银行研究部主管均认为,大市升势过急难免出现调整。
“10月的数据显示,M2(广义货币)加速、新增贷款上升以及储备有所增加,内地的确有需要上调息率,中央加息亦给予市场决心控制过剩流动性以及通胀的明确信号。”里昂中国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张耀昌向本报指出,市场忧虑中央的加息步伐会与07年时一样,但07年出现严重的资产泡沫,相信是次加息的次数与幅度会小于07年。
张耀昌认为,10底至11月初间市场对QE2的期望过高,导致股市升势过急,如今只是一次健康的调整,只是调整期或会一直持续至年底。“人行或会在12月再次加息,加息前基金大户均未敢贸然入市。”
瑞信:调控力度料不会过猛
瑞信私人银行亚太区研究主管范卓云亦认为,目前是短期技术调整,10月的通胀数据为基金大户带来获利的借口,特别是个别对藁金赶在11月底年结前“埋单计数”。她指出:“基金大户忧虑中央收紧银根的力度过猛,令内地经济出现硬着陆,不过自今年以来内地均小心控制调控力度,因此看不到内地经济有硬袈降姆缦铡”
除了中央的调控组合拳外,欧洲债务危机以及美元转强是另一个左右大市的负面因素,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欧债危机自年初至今持续为淡友提供“做淡”机会,包括1月以及4月的两次大调整,恒指的跌幅分别达到12.8%以及14.5%,但每次均能转危为安,恒指最终都能回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