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放量长阴令市场有些不知所措,尽管医药板块在本周一继续表现出强劲的涨势,但明显已是强弩之末,大盘的反弹并没受到资金的支持,显示市场参与意愿已明显减弱,心态趋于谨慎。周二再次暴跌让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也确认了本次大盘破位下跌的有效性。随着年线的失守,技术形态继续恶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反弹减仓的操作策略。股价的下跌伴随着量能萎缩说明目前点位还得不到市场认同,资金回流依然有限,这也是大盘始终难以形成有力反抽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短期来看,市场仍未发出底部信号,震荡调整格局暂难改变。
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接连出台的紧缩政策对冲市场的流动性宽松局面,政策转向预期引发了市场对资金面的担忧。央行上月20日加息仅3星期后,又推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收紧银根措施。但是从上周四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来看,CPI达到4.4%远超市场预期,目前来看,物价的上涨动力依然不减,仍有继续推高CPI指数的可能,通胀压力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在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中,负利率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央行再次上调“双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另外,针对持续上涨的物价,国务院已经表示将采取四大政策措施稳定物价,彰显了政府控制物价的决心和态度。在政府对抗通胀的强大决心面前,央行向市场回收流动性的动力更加充足。
其次是短期美元的反弹对资源股形成压力。美元指数自11月5日以来见底反弹已来升幅达到4%,反弹力度超过此前预期,尽管目前仍未达到其关键位置,但短期的反弹走势对黄金以及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沉重压力。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农产品、黄金、铜等大宗商品纷纷大幅下挫,资源股作为本轮行情最强有力的领涨板块,期货市场暴涨暴跌对股票市场形成直接影响,这些品种的下跌极大地动摇了市场做多信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