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康永
四川新闻网11月18日报道 “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较多的力量、比较靠近幸福。通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恐怕你就要做好加大承受力的准备,尽管对方会觉得自己说话“不虚伪”“不假打”,奈何这种“耿直”掌握不了火候、时机、节奏,反而造成“脑壳有乒乓”的固有印象。
每个人几乎每一天都会讲很多的话,无论是报告、开会、道歉、要求加薪、演讲、倾听诉苦,都只跟一件事情有关,就是:你会不会说话,你有没有能力去想像;听你讲话的人是什么心情,想听到什么。
台湾名嘴蔡康永14日到成都跟读者分享说话之道,这也是他的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主题,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蔡康永言谈从容而不失亲和。就他这些年出的书而言,这并非最能显示他才华的一本,《有一天啊,宝宝》似乎更让人喜爱。不过这本说话之道的书,却是最实用的一本。
这是教人如何花言巧语、甜言蜜语的欺骗么?蔡康永不这么认为,他甚至不认为这是一种“术”,他说,“我相信的,是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较多的力量、比较靠近幸福。通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在《康熙来了》中一贯扮演理智角色的蔡康永,正是用这样的说话之道,才能和口无遮拦的小S搭档得相得益彰,天衣无缝。这位台湾名嘴认为,“把话说好是最划算的事,话说对了,人生节目就由你主持。”
别觉得自己“最重要”
案例“我约好了大家周六一起去吃日本料理喔!”古古的朋友兴高采烈地打电话来约。“啊,可是我不吃日本料理耶!”古古如果直接这样回答,对电话那头的人来说,当然很为难。
古古这样讲话,当然是把她自己一个人的喜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很像“咻”一声把大刀拔出了刀鞘。她要不就是逼迫对方为她改订别的餐厅,而且一一去通知别人;要不她就是逼对方说:“这样啊?那古古你这次就先不要来参加好了。”
少给别人找麻烦的方法,就是把麻烦在自己手上就解决掉。古古不必勉强自己吃日本料理,她只需要回答:“喔,那我会吃饱再去餐厅跟你们会合,因为我不吃日本料理。”或者,“我来帮大家订另外一家新开的泰国菜好不好?因为我不习惯吃日本料理。”
古古如果会把话改成用这个顺序讲,她会讨人喜欢得多,别人下次也才有兴趣再打电话约她聚会。可是,要怎样才会知道讲话的顺序,应该哪句先、哪句后呢?以这次的电话邀约来说,其实需要把握的态度,只有很简单的一个,就是:别人并不是为了伺候你而存在的。
认输不见得是失败者
案例古古有个同事,辩才纵横、逻辑清晰、学富五车。每次部门开会,如果上司问到他的意见,他都能侃侃而谈,很有想法。可惜,大家都觉得他很讨厌。需要协调事情的时候,别的部门的人很少愿意配合他。同部门的人,也不太愿意陪他一起冲锋陷阵。
他也没怎么,他就只是跟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老是把对方讲到哑口无言而已。厉害是厉害,但讨人厌。其实,上司们也都算欣赏这位同事,但当他们发现此人人缘太差,事情做不成、没法打团队战的时候,对他的评价就大大降低了。
当你不同意对方的时候,其实你不必像古古这位好辩的同事这样,硬要对方认输认错。你可以语带保留,可以迂回地提醒。反过来,当你遇到了很强势、非逼你认输不可的人,如果认个输并不会伤害到你的原则,我就建议你一笑置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