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带来新气象
中国游泳圈曾经有过“做不做洋奴”的争论,争论中,中国队和世界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张琳在奥运会和世锦赛的成功让曾经沸沸扬扬的“做不做洋奴”的争论变为了伪命题。张琳的示范效应,使得出国留洋变成了当今游泳队员的心中向往。
虽然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现为浙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的张亚东依旧坚持“闭门造车”并没有错,但如今接受采访时语气已经有了明显的松动。张亚东在两方面了留洋功效,颇有中肯。首先是对于运动员的心理暗示,“师从名师,肯定能够有所裨益”;其次运动员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出国机会,在训练的各个环节更有自觉性。张亚东执政的浙江游泳中,两位顶梁柱吴鹏和孙杨在今年分别去往美国和澳大利亚训练。
今年的留洋潮浩浩荡荡。张琳、吴鹏、孙杨、刘子歌、焦刘洋、赵菁……国家队的一线大牌几乎都有过或长或短的在外学习时间。具体留洋的人数很难统计,因为基本都是一个教练带着他所负责的小组整体“深造”。
在本届亚运会上,打破200米仰泳亚洲纪录的赵菁说:“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出国集训,在这次比赛中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状态’。”吴鹏尽管未能实现亚运三连冠,但他相信,出国深造是他追上松田丈志的唯一出路。孙杨在400米失利后的“复仇”誓言中,说得是“明年在澳洲集训时应该……”
出国留洋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好方式。依靠着五朵金花的闪耀,中国游泳曾经创造过一段辉煌。但是国际泳坛的关于是否服药的质疑声随之此起彼伏,随后的飞行药检屡屡针对中国。尚修堂副主任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聘请外教,外国教练亲眼目睹中国选手在成绩上的提高,“近两年的努力,中国游泳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
重视二线队建设
汪顺,200米混合泳银牌;黄朝升,400米混合泳银牌;蒋海琦4·100米和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李昀琦4·200米自由泳金牌主力,吕志武50米自由泳金牌、100自银牌、4·100米接力金牌……
去年的罗马世锦赛上尚未出现这些选手的身影,经过全运会的洗礼,他们在今年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一批以90后为主的运动员能够在亚运会集体出镜,和中国游泳队近些年重视二线选手的培养密不可分。除了常年在北京集训的一线队,二线队伍的集训形式也在上个奥运周期开始成为一种常态,目前,中国游泳二线队伍已经集训了六次,发掘了大量的人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