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CBOT大豆1月合约大幅再度下挫,最高1232.4美分,最低1175.2美分,尾盘收于1205美分,整体收跌1.2%。
DCE盘面,受前一交易日美盘大跌影响,连豆1109合约昨日开盘即跌停4337,盘中在周边市场带动下一度打开跌停板,最高触及4357,不过下午仍旧收回,跌停价维持至尾盘。从盘面看,空头短线止盈离场是开板的主要因素,在连续几个交易日的下跌后,1109合约空头已经有了500点的空间,短线获利盘出现。但多头则明显失去信心,在开盘后更多的选择借机止损离场,多头交易情绪低迷。
基本面上,交易商预估美豆周度出口销售,预估区间在80-110万吨之间,而上周的出口量为92.8万吨,较前期有所下滑,如果本周出口销售仍旧维持在此水平的话,依靠前期旺盛出口支撑的美豆将会再度失去一个支撑因素。近期,中国豆类市场急速下跌,CBOT市场投资者蔓延担忧情绪,在前期中国进口是支撑起美豆出口销售的主要因素。如果失去中国市场,那么美豆出口将会大幅度缩水。需求降低将会加大市场的供应压力,而前期累计的风险也逐步显现。投资者担忧情绪下,更多的选择获利平仓,了解前期头寸。不过尽管出口市场存在担忧,南美方面仍旧有一定的支撑利好,拉尼娜天气再度出现隐忧,或将在后期为美豆回升提供支撑。
国内方面,到11月17日,产区油用大豆收购均价3760-3900元/吨;销区食用大豆销售均价4300-4500元/吨;港口大豆分销价格成交集中在4100-4250元。进口1月美豆到港成本4205元/吨左右,进口南美大豆到港成本4200元/吨左右。外盘暴跌使得进口成本迅速下跌,跌幅达到100-150元/吨。国内市场方面,面对期货市场似乎跌跌不休的行情,现货市场出现恐慌,油厂的收购价格下跌了20-60元/吨,同时,压榨利润的缩水也令其前期强烈的采购意愿有所削弱,观望情绪进一步加重,成交几乎没有。港口也因为进口成本的急剧下跌以及市场情绪不佳而大幅下跌,且由于港口库存充足压力较大,平均下跌幅度要大于产区油豆。而在国内大豆现货市场中唯一表现良好的是食用大豆,较为抗跌,且在价格下跌后成交略有好转。后期需要关注国储收购价格对于现货大豆价格的支撑。预计下跌空间不会很大。
整体来看,美盘仍旧处于对中国因素的消化之中,不过在南美仍旧存在天气隐忧的情况下,预计再度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国内方面,压榨利润有所收敛削弱了油厂的收购意愿,使得大豆走势疲软,不过下方存在国储收购价格的支撑,不建议市场过分看空。操作上,从形态来看,调整仍旧没有结束,不过短期目标已经达到,不建议继续追空 ,等待期价反弹后的短线抛空机会。此外要注意的是长期的上涨格局没有改变,因此波段偏空操作的仓位宜轻。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