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在2000年的时候,当星际争霸(以下简称SC)这款游戏风靡全中国的时候,有人在某论坛上发了一篇帖子,提出了将SC职业化的设想,当时在所有SC玩家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我们热爱的游戏也能成为一种职业。从电子竞技职业化这一概念进入中国已经有整整10个年头了,对于这一职业,在中国依然是一个处于懵懂状态的产业。有些人认为电子竞技选手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游戏,但是你认为这样一个职业是一个轻松加愉快的职业,那么你真的错了。一直以来,中国的电子竞技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官方媒体的封杀、社会舆论的误解多数父母亲朋的反对抵触都使得这一具有着勃勃生机的新兴项目尽管获得了相当多年轻人的青睐于热衷,却一直无法形成哪怕是初具规模的产业,更遑论是产业链与所谓的电子竞技行业了。正是如此,电子竞技的玩家才会坚决和网络游戏划清界限,因为他们认为:电子竞技不依赖等级装备,是一种可定量、可重复、精确比较的体育比赛性质的竞技项目。甚至在潜意识中,相当多数的电竞玩家认为:就是因为网络游戏的存在,才造成了电子竞技被误解,电子竞技才难以开花结果。在中国电子竞技发展的曲折道路上不得不说前几年在CCTV5上的一档叫做《电子竞技世界》的栏目,当时我也是在上高中,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准时的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后来广电总局一纸禁令把《电子竞技世界》给封杀了,从此电子竞技在中国进入了一个与媒体绝缘的时代。一直到去年广电总局才解除了在电视媒体上播放电子竞技类节目的禁令。

电子竞技必将网游化,网络游戏也必将竞技化
如果说暴雪刚刚发行的SC2因为没有局域网模式而将SC2划分为一款网络游戏的话,电子竞技这个行业就已经开始趋向于网游化了。游戏厂商意识到依靠自己产品,被其他做平台的公司来赚取一款游戏的额外收入的做法,让自己本该拿到手的钱,确落到了别人的腰包。网络游戏厂商同样。玩家厌倦了升级、打装备、PK的模式,同时越来越多的RMB战士出现,让那些原本作为休闲玩家的用户情以何堪。于是网游厂商说:“我们不要RMB战士,我们的游戏要平衡,要竞技!我们的游戏是WCG项目!”朝WCG狠命砸钱,打着竞技游戏的旗号开始做起了竞技网游,比如某山寨FPS一度成为WCG的表演赛项目。因为跟某聊天软件绑定,所以用户群妥妥的稳了。(发发牢骚...)至于其他竞技类网游,拿DOTA这款基于WAR 3RPG地图上的项目来说。在今年大半年就出现了多款类DOTA的网络游戏,比如英雄联盟、天翼决等。
一个电子竞技项目可以活多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