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红木市场跟随股市一起,跌落金融危机的低谷。但转眼不到两年的时间,红木市场迅速恢复元气,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步迈向2007年般的风光岁月。然而,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看起来很美很赚的红木行业,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高风险的投资,要从中获利是一项技术活。
市场现状
越南黄花梨:远超2007年巅峰价
对于2007年的市场高点,很多红木商家都会乐此不疲地一再回味。然而从目前的不断上扬的红木市场看来,当年火爆的盛况并不遥远。
尚雅红木总经理郑宝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记者举了个例子:2007年3月份时,越南黄花梨的价格是8万元/吨,到了2007年7月,这个数字涨至45万元/吨的高位。随后金融危机来袭,红木市场暴跌,但越黄于2009年迅速恢复到30万元/吨。今年以来越黄的市场价更是一路看涨,3月份,越南黄花梨的价格已经恢复到43万元/吨,于是郑宝军出手几顿原材料。没想到11月,越黄的价格一路飙到110万元/吨,远超2007年的巅峰价。就连这位在红木界有二十多年的老行家都大叹“看不懂市场”。
虽然游资炒作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常年在外“开源”,熟悉原料市场的郑宝军表示,资源的匮乏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海南黄花梨被开采枯竭之后,红木商们转而“围堵”越南黄花梨,引爆新一轮开采热潮。随着资源被争夺殆尽,加上越南政府对于物料出口的限制更加严格,事实上“越南黄花梨也基本没有了”。在华韵万福的店里,经理陈秀文指着一套深色和一套浅色的越黄家具说,“深色是2007年的料,浅色是2009年的料”,质量上乘、树龄较老的物料都被逐渐开采完,再开采的品质也越来越不如前。就连原本不被重视的树根、边角料,都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有更甚者更是会去到越南的深山或乡下,去当地人的家里收购红木做成的农具、门槛、柜子等,这些都是仅有的好料子。
投资热点
大红酸枝:都说它是潜力股
资源枯竭迫使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越南黄花梨等顶级红木的价格都居高不下,但所幸的是,除了市场稀有的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越南黄花梨的价格在这几个月来都比较稳定。“这几个月以来,大红酸枝以上的木材基本涨停。”连天红高德美居店的店长谭琳娜、郑宝军先后告诉记者,目前价格涨得最快的是大红酸枝。郑宝军表示,一套在尚雅红木内,一套明式皇宫椅在2003年的价钱只需几千元,现在涨到二十几万元。而据连天红提供的报价单看,今年一月份239元/斤,到十一月的报价是389元/斤,大红酸枝一年不到的时间涨了6成。陈秀文在上半年的时候,还想着酸枝的市场可以再做5年,眼看市场动荡如此,陈秀文只得感慨:“两三年后会是怎样的市场还没办法预料。”更有媒体预言5年内大红酸枝的价格将赶超风靡一时的小叶紫檀。
市场如此热捧,大红酸枝因何得宠?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在明清时代,与小叶紫檀、黄花梨一起并称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相比而言,大红酸枝家具在故宫里的数量和被重视的程度远不如小叶紫檀、黄花梨来得多,其价值和地位也不如这两者。但在南方地区,特别是广式家具,大红酸枝被大量使用,深受民间资本家喜爱。因此大红酸枝在红木界的地位仅次于黄花梨、紫檀。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重新重视大红酸枝,并且随着海黄、越黄、小叶紫檀资源的渐渐枯竭,对大红酸枝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深入找料前线的郑宝军透露,上佳的老挝红酸枝数量也越来越少,很多商家只能往靠近老挝的地方寻找红酸枝。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