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白领的其他话题……

返回白领……


我收藏的爽吧……


深圳微震:“高楼时代”更须关注城市安全

1 深圳微震:“高楼时代”更须关注城市安全
全都留给曾经2010-11-20 11:47:39 发表
我们的避难场所是否足够?防震抗震宣传是否到位?对在高楼密布的城市开展防震减灾是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些都是该继续深入的问题。政府做好预防措施是一方面,民间对于防震抗震的“态度”也十分关键。我们的小区相关设施是否齐备?我们每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足够的地震常识和逃生技能?……
昨天下午2时42分,深圳湾发生2.8级地震,震中位于东经114.1度,北纬22.5度。目前广东省地震局与深圳地震局正在紧急会商,并加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未来趋势,及时提出应对策略。
尽管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也未对深圳造成破坏性影响,但因为发生在下午,许多人明显感觉到“被震了一下”。地震发生后,市民们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些市民跑到了公园的空地上,有的白领慌忙冲出写字楼,多数人则是“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并没有采取避险措施。
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震灾造成的生灵涂炭和巨大破坏,在国人心中留下了苦痛的记忆,每次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都会积极普及自救和抗震常识。虽然灾难令人恐惧,但因为未曾亲历,因为离震区远隔万水千山,我们总觉得我们的城市是安全的,我们用钢筋水泥建起的楼房是安全的,这次微震,却提醒着每一个深圳人:地震离我们并不遥远!
查阅深圳地震的相关资料,会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较强的地震似乎总在“绕”着深圳走,都发生在周边地区,而深圳只是受到轻微波及。有人说,深圳是块福地,地震、台风之类的自然灾害总是“绕道而行”,这是民众的善良愿望,我们也希望深圳真是一块福地。但愿望归愿望,在防范灾害、呵护城市安全方面,仍需秉持科学精神。
市应急办相关人士曾表示,深圳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从2006年起,深圳历时2年,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完成了“横岗——罗湖”、“莲塘”、“温塘——观澜”三条断裂带的探测,并掌握了三条断裂带的分布特征、隐伏位置、埋藏深度及活动性等详细资料。也就是说,深圳与许多地方一样,同样可能遭受地震威胁。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城市化生活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安全问题,上海高楼大火,就给我们上了一堂沉重的安全课。而假如强震、强台风等灾害来袭,这一幢幢高楼将会成为安全的堡垒还是加剧危害的“帮凶”,值得深思。
1994年美国就在《地震活断层划定法案》中规定,建筑物必须远离活断层。同时,根据建筑物在新的地震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日本等国家的经验,美国也会及时对现有的建筑抗震规范进行修正,并确保执行。从2006年开始,深圳开展了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系统建设,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对原特区2亿平方米建筑物抗震性能进行了普查,对14.5万栋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水、电、交通、通讯设施等)进行了易损性分析,预测了不同地震作用下可能发生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提出了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和应急对策。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这些措施显得极为必要,而在此之外,我们的避难场所是否足够?防震抗震宣传是否到位?对在高楼密布的城市开展防震减灾是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些都是该继续深入的问题。
政府做好预防措施是一方面,民间对于防震抗震的“态度”也十分关键。我们的小区相关设施是否齐备?我们每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足够的地震常识和逃生技能?面对地震毋须恐慌,但经历了此次微震,相信许多深圳市民会对地震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回复该发言
共有1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