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出席年会,他表示,现在的人们沉浸在亚运会的喜悦中,要感谢专家学者对广州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和意见,也因为广州尊重专家学者的规划意见,现在才能有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美的城市。
同时,苏泽群也指出,当然广州现在还有一些不足,规划也还需要完善,所以需要更多专家学者的的意见和规划,希望一起建设更美更好的广州。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勇首先介绍亚运会规划发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绩,回顾曾经的广州,脏乱差,形象不好,但是2001年开始的城市规划后,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十年一大变,立足城市长远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陈勇的介绍让专家学者们频频点头赞成。
美国HM事务所总裁Jeffrey认为广州现在的规划发展可以作为中国其他城市城市规划的榜样,不管是绿化上还是建筑物的设计上,或者是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上都十分宜居、宜业,尤其是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人们可以在这里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悠闲,其宜居性、灵活性、多样性真的让这个城市的规划变得成功。
对广州未来的规划,Jeffrey认为,公共交通和绿化环保是最重要的,建多样化的交通系统可以给人们出行更好的选择。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赵宝江认为广州在规划上采取“东进西联南扩北优”的战略,短短八个字,却使广州在十年间得到了如此惊人的变化和成绩。看到花城广场人性化地交通设计,看到大元帅府、陈家祠等历史古迹的保存和修复后重新焕发的活力,看到拆墙透绿工程带来的利民优惠,还有大剧院、广州塔、花城广场都凹陷了城市的特色,他都感到十分惊喜。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新研究员、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王如松认为广州的城市演化与生态品质息息相关。城市是长期演化的过程,需要磨合、思考,广州十年大变做到了,真正提升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一直参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规划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认为,城市规划要走在城市的前头,广州就是早在2001年就开始规划广州的城市发展。亚运会是个大事件,给了广州大变和展现其大变面貌的平台。每年都来广州考察好几次,他见证着广州的巨变,为今日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是同时希望进一步规划广州的交通和环境。
香港规划署副署长凌嘉勤祖籍广州番禺,从小就常来广州。他认为,“天更蓝、水更清、路更畅、楼更靓”的规划理念是十分明智的,很容易懂,目标也更明确,实施起来有目标。利用亚运会的平台,加快项目的进程,使广州的规划得到有效实行,也是十分成功的。他认为广州还敢于引入、实施国际先进理念,如AMP。
出席的年会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四个小时的探讨学习了很多,思想更加开阔,理念的碰撞火花很精彩。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