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暴跌已经开始动摇基金短期坚定看多的信心,偏股型基金整体以小幅减仓应对市场短期剧烈的震动。本周三,上证指数再度下行近2%,而偏股型基金净值下跌更多,明显受到医药股的拖累。
这表明,医药股目前仍是绝大多数基金净值表现好坏的关键所在。
减仓难敌医药下跌
在经过两日暴跌后,基金选择了小幅减仓 (见18日本版报道),从而控制市场短期波动风险。但奇怪的是,在周三的暴跌中,公募基金的净值受伤程度却比减仓前严重。
本周三,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了1.92%和2.07%,而主动偏股型基金同期的整体跌幅则高达3.03%,远远超过了前两者。景顺长城增长及其2号、天弘永定成长和东吴价值成长4只基金,一日之间净值损失了5%以上;华夏复兴、广发核心精选和信达澳银中小盘精选净值蒸发都在4.7%以上。
数据进一步显示,总共有43只基金的净值损失幅度在4%以上,超过290多只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跌幅都超过大盘,占纳入统计基金数量的8成以上。习惯重仓金融股的长城品牌优选最为抗跌,跌幅不到0.6%,而净值损失不到1%的偏股型基金数量仅仅只有7只。
回顾当日市场表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虽然金融、地产等大块头已经下跌乏力,但两市仍未找到上涨引擎。原本抗跌的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则纷纷跳水,带领市场继续向下寻底。
数据显示,申银万国医药生物指数,周三由开盘时的5048.35点下跌至尾市的4812.67点,全天跌幅达到了6.27%,而申银万国金融服务、地产指数的跌幅仅有0.12%和0.83%,沪深股市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化特征。
板块下跌与基金净值下跌的关联性说明,医药股仍然是基金重兵驻扎的阵地。医药股未来的走势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基金净值如何变化。
基金吃药势头不减
国庆节后,市场的风向标发生改变,周期性板块崛起,新兴产业以及医药股等前期表现强势的板块开始退居二线。
意识到踏空周期性板块后,基金也开始顺势调仓换股,但调整幅度并没有像此前市场预期的那样迅速和猛烈。部分仍坚定看好医药的基金经理曾表态:大幅调整为再次介入提供了时机。这说明,医药股即便背负高估值,基金“吃药”的势头也未减退。
基于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医疗改革政策面的有力支撑,医药保健行业已经从传统观念上的防御型行业发展成为成长型的朝阳产业,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正是基金咬住医药不松口的原因所在。某基金分析人士认为,当市场一旦步入下跌,公募基金往往会选择退守具有防御性特征的医药股。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研究人员表示,医药股的投资价值也会面临分化。受《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未来将严格控制新开办制药企业数量、推动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和对大型企业跨省(区、市)重组后的改扩项目优先予以核准等几项主要政策的影响,医药行业结构势必会进行重新洗牌和调整,行业龙头也会在调整中诞生,而这将是基金努力挖掘的方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