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收入分配改革纳入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之中,使其具有了全局性改革思路。
对于如何将新收入分配制度从纸面落到实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要着力提高低收入工薪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贫困救助标准提高到1400元以上,贫困者收入增长应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于‘提低控高’,其中‘提低’是重中之重。”苏海南认为。而对于“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表示,这两个比重应争取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5个百分点。
“两个比重”争取提高5%
《21世纪》:“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但从实际来看,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快,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速度,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甚至逐年下降。如何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哪些配套政策?
苏海南:要实现“两同步”,第一是把“两同步”的指标纳入到各地政府的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政府努力实现“两同步”的责任。
第二要调整几方面的分配关系。首先是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要确立国家减免税收、企业让利、居民提高收入的理念。其次,要调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主要是少征税费、多收利润。少征就是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让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实现自身发展,并且有能力给职工加工资。多收就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的税后利润要更多的上交给国家,让国家将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民生建设。同时要调整资方和劳方的分配关系,最近几年资本和土地的收益增长太快,而劳动报酬则增长太慢。要建立一些评价指标来监督引导上述几个方面的分配关系的调整。
第三是要做好几个方面的改革,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方面应该减免税费、加大财政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让地方政府有资金进行民生建设。
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主要就是积极稳妥的推进劳资平等协商,建立不同利益者的协商机制,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其稍快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此外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要进行相应改进完善,并且根据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相应的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还要切实抓好农民的增收,比如健全农产品价格补贴制度、鼓励引导农民工进城打工、就业。
《21世纪》: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您认为十二五期间,这“两个比重”可以提高多少?
苏海南:在“十二五”期间,这“两个比重”应争取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5个百分点。从发展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应该逐步提高到55%左右。
“提低、控高、扩中”
《21世纪》:“十二五”期间的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哪?
苏海南:关键在于“提低控高”。首先是“提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其中包括提高农民收入、城乡贫困居民的收入,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以及低工资员工的收入。这一低收入者群体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宽,生活水平和我们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水平落差较大,也不符合我国当前进入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的国情。
回复该发言
收入分配改革:既要提低也得控高
2 回复:收入分配改革:既要提低也得控高
asd90991392010-11-21 02:52:48 发表
“提低”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调高贫困救助标准,应从现在的1200元/人/年提高到1400元/人/年,今后逐步向国际上每人每天1.2美元的贫困标准看齐,贫困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应该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减少我国贫困人口。
在“提低”的同时,要调控过高收入,主要是某些垄断行业的偏高收入、部分企业高管以及社会上其他收入过高者的收入。
《21世纪》:但此次《建议》中“提低”被频频提及,而“控高”则着墨甚少,背后原因何在?
苏海南:这说明现在“提低”是重中之重,“控高”只是一个政府下不下决心的问题,而提低的实现需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困难较大,需要强调。此外,目前我们所说的“高”与国际上横向比较也不是很高。因此此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对“控高”没有特别强调,但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抓“控高”,否则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会继续,收入分配这一经济问题可能会发展成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21世纪》:如果要建立橄榄型分配结构,是否在“扩中”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苏海南:目前主要任务是要通过“提低控高”,遏制住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扩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中等素质水平及以上劳动者逐步增多,在此基础上,扩中才有现实基础。现在还不到把扩中作为重点的时候。
在“十二五”阶段取得明显成果的前提下,真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其转向整体缩小,到“十三五”时期才有望实现。
在2020年之后,在收入分配关系全面理顺的前提下,橄榄型分配格局将会形成,那样我们的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21世纪》:除了强调“提低”,此次《建议》对初次分配也多有提及。
苏海南:此次《建议》把调整初次分配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源头主要是在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劳资平等协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等都没建立起来,因此要抓初次分配,这方面,政府可以抓加强有关收入分配的法治建设、救助贫困人口,帮助企业搭建劳资平等集体协商平台等,这并不是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21世纪》:如果要建立橄榄型分配结构,是否在“扩中”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苏海南:目前主要任务是要通过“提低控高”,遏制住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扩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中等素质水平及以上劳动者逐步增多,在此基础上,扩中才有现实基础。现在还不到把扩中作为重点的时候。
在“十二五”阶段取得明显成果的前提下,真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其转向整体缩小,到“十三五”时期才有望实现。
在2020年之后,在收入分配关系全面理顺的前提下,橄榄型分配格局将会形成,那样我们的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21世纪》:除了强调“提低”,此次《建议》对初次分配也多有提及。
苏海南:此次《建议》把调整初次分配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源头主要是在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劳资平等协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等都没建立起来,因此要抓初次分配,这方面,政府可以抓加强有关收入分配的法治建设、救助贫困人口,帮助企业搭建劳资平等集体协商平台等,这并不是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回复该发言
在“提低”的同时,要调控过高收入,主要是某些垄断行业的偏高收入、部分企业高管以及社会上其他收入过高者的收入。
《21世纪》:但此次《建议》中“提低”被频频提及,而“控高”则着墨甚少,背后原因何在?
苏海南:这说明现在“提低”是重中之重,“控高”只是一个政府下不下决心的问题,而提低的实现需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困难较大,需要强调。此外,目前我们所说的“高”与国际上横向比较也不是很高。因此此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对“控高”没有特别强调,但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抓“控高”,否则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会继续,收入分配这一经济问题可能会发展成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
《21世纪》:如果要建立橄榄型分配结构,是否在“扩中”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苏海南:目前主要任务是要通过“提低控高”,遏制住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扩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中等素质水平及以上劳动者逐步增多,在此基础上,扩中才有现实基础。现在还不到把扩中作为重点的时候。
在“十二五”阶段取得明显成果的前提下,真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其转向整体缩小,到“十三五”时期才有望实现。
在2020年之后,在收入分配关系全面理顺的前提下,橄榄型分配格局将会形成,那样我们的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21世纪》:除了强调“提低”,此次《建议》对初次分配也多有提及。
苏海南:此次《建议》把调整初次分配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源头主要是在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劳资平等协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等都没建立起来,因此要抓初次分配,这方面,政府可以抓加强有关收入分配的法治建设、救助贫困人口,帮助企业搭建劳资平等集体协商平台等,这并不是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21世纪》:如果要建立橄榄型分配结构,是否在“扩中”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苏海南:目前主要任务是要通过“提低控高”,遏制住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扩中”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全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中等素质水平及以上劳动者逐步增多,在此基础上,扩中才有现实基础。现在还不到把扩中作为重点的时候。
在“十二五”阶段取得明显成果的前提下,真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使其转向整体缩小,到“十三五”时期才有望实现。
在2020年之后,在收入分配关系全面理顺的前提下,橄榄型分配格局将会形成,那样我们的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21世纪》:除了强调“提低”,此次《建议》对初次分配也多有提及。
苏海南:此次《建议》把调整初次分配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现在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重点、源头主要是在初次分配。在初次分配中,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要求的劳资平等协商、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等都没建立起来,因此要抓初次分配,这方面,政府可以抓加强有关收入分配的法治建设、救助贫困人口,帮助企业搭建劳资平等集体协商平台等,这并不是干预市场经济运行。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