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龙旅行网日前公布三季报时称,由于外汇损失高达936万,导致净利润只有120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4%。在美上市6年,艺龙至今持有美元资产1.52亿美元,占当时募集资金的68%。原本为发展国内业务而募集的资金成为了美元贬值的炮灰。
在诸多在美上市的国内企业中,似乎只有艺龙公告了这样严重的损失,但事实上这绝非个案。
对于外汇损失,艺龙官方表示是因为其将人民币作为功能性货币,体现在报表中需要将美元转换成人民币,但实际上,公司的经营并没有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艺龙的主要业务是在中国,一旦其持有的外汇需要兑换成人民币用于国内业务发展或者收购国内的公司,那么艺龙账面上的外汇损失就将成为真金白银的损失。
不同于艺龙以人民币作为功能性货币,将外汇损失摆在了明面上,更多的中国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是将美元作为功能性货币,在业绩报表中按美元结算,从而给美国的投资者呈现出公司良好的营收及净利的增长情况。
其实,许多公司手中依然持有大量美元募集资金。这些美元如果用于海外收购和投资,将不会产生汇兑风险。然而,大多在美国、日本等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其公司的主营业务仍在国内,在海外募集的资金最终需要满足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
粗略统计,自2010年以来,共有超过20家中国概念股在美上市,占同期美国IPO总数的20%以上。中国公司赴美IPO不但数量不断增多,速度还在加快,目前已提交上市申请的准上市公司就超过8家。
在海外资本市场,大多中国概念股上市之初备受追捧,很多企业上市首日股价的涨幅超过50%。不过,不少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并不乐观,通常企业募集资金是希望借助海外资本的力量发展主业,从而面对国内行业的激烈竞争。
以目前视频行业在美掀起的上市潮为例,行业排名并不靠前的酷六6月1日借壳上市之后,排名第二的土豆网按捺不住,终于在11月10在美提请IPO,行业排名第一的优酷也在15日提请IPO,拟与土豆争抢融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视频行业目前为止并没有盈利,土豆和优酷前后融资均超过5次,均急需资金来扩张和与竞争对手竞争,主要仍是在国内发展业务。
另外,目前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其股东大多是海外资本,部分股东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如果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做海外投资,那么即便投资收益高于上市公司在国内的经营收益,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
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分析指出,明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会有所扩大,从今年的3%增至5%。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小幅升值应该是趋势所向。如果这些上市公司将海外募集资金作为美元资产,而不是迅速转化为人民币以扩充国内业务,势必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实体,违背融资的初衷。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