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广州白云山回荡着亚运歌曲《日出东方》的优美旋律。登山小径上,登山的游客成群结队;山顶公园中,踢毽子的、打太极拳的、跳舞的、下棋的、打羽毛球的……到处都是晨练的市民。
“全民健身庆亚运,健身就在家门口”。当第十六届亚运会赛场上演“龙争虎斗”之时,赛场外的广州全民健身运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过去,喝早茶是时髦;如今,早锻炼成潮流,广州市民纷纷“走出茶楼上操场”。
广东是体育大省,全省1148个乡镇和432个街道共建立各类体育组织1500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9平方米。省会广州的市民更是“动感”十足。全市1300多万常住人口中,体育人口约占60%,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人口比例。仅“羽毛球人口”,广州就有280多万。
良好的群众基础,孕育了一批批杰出运动员。本届亚运会977名中国选手中,广东籍运动员有148名,约占15%。上届多哈亚运会,广东籍运动员共有47人次在31个项目中获得金牌。而自1979年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恢复合法地位以来,广东健儿更是夺得金牌共531枚。
不仅如此,一些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运动项目,也昂首“挺进”亚运赛场。此次,以当地渔民为主组成的广东南海九江镇男子龙舟队和肇庆女子龙舟队,身披梦寐以求的“国字号”战袍出征亚运会,成为赛场一景。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