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来,海内外商品市场经历普遍大跌的行情,主要原因在于预期中国重拳调整政策出台。在经历高台跳水式的调整后,商品又将走向何方?
适度通胀不足惧
针对10月份以来的大宗商品快速上涨太急太猛,有专家建议国家发改委直接通过行政命令管制大宗商品价格。这项建议使人联想到很多年前国家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的确膨胀的厉害,但三十年间国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国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需要适度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才会增加,利润增加才会扩大生产,也才有空间给员工加薪。相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会更大。全球经济正是在摆脱金本位的束缚后,伴随物价逐步上涨才大规模发展的。事实上,美国目前推行的政策就是要在国内制造适度的通货膨胀。
此外,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也累积了不少财富,这也是三十年来的明显成就。这些财富不可能永远以人民币的形势存在,配置一些固定资产与有价证券等形成资产组合则是必然的,所以资产价格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商品转入短期调整
显然,当前出现的通胀局面仍处可控范围之内。而在货币政策适度收紧与调整供求措施双管齐下的背景下,商品将会转入短期调整格局。
我们看到,9-10月份商品中上涨最急幅度最大的是棉花、白糖与粮食。具体来看,粮价上涨在党中央能控制的范围内,丰厚的储备保证了粮食安全,粮价上涨倒有利于农民增收。棉花本就要减产,但2010年9-10月陡然降温犹如雪上加霜,使致减产加剧。白糖则更多因为需求太旺,往年9-10月份早已是清淡时节,北方新糖上市,按常理糖价上涨应该结束。但今年9-10月国家累计放储45万吨、加上9月底结转31万吨与新糖上市,不至于出现如此大幅的上涨。除了世博会、亚运会增加需求外,没有别的说法能解释需求逆季井喷。橡胶的上涨不能排除汽车需求火爆的因素。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价格上涨正是为了挤出部分需求、调整供给、重新配置资源。豆类供求不太紧张,其涨幅不如棉花糖,可知商品价格还是较大依赖于供求关系。如果无法接受价格过快上涨,与其直接干预价格,不如调整供求关系,如同停止稀土出口一样。比如考虑适当调低纺织企业出口退税率使其更多转为内销优先满足国内需求;减缓城镇化推进速度;暂缓大型项目审批,暂时放慢大型项目的建设进度;暂停污染较大的中小加工企业;补贴棉农、鼓励扩大甘蔗种植,减少其他经济作物种植;亚运会与春节前夕大规模投放储备糖等等。有些已经在做,有些则还有待去尝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