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香山
据兰州晨报报道,甘肃将向国家申请,将牛肉拉面师等具有“甘肃特色”的职业,逐步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中,以便让通过考试的人能够一证“闯”全国。
上述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制作牛肉拉面的师傅,该不该由国家认证其职业资格呢?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学历、证明都只是一个信号,通过这个信号,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较短时间、较小风险)了解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省去企业甄别人才的繁琐程序。比如,医师资格、司法职业资格等证书,都是含金量很高的证书,因为这些证书提供了有效的“信号”,证明持证人的能力水平。
但是,并非所有的职业资格都需要由国家认证,有些职业的资格、水平需由市场来决定,而不能由国家说了算。
其中的区别,2007年的《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得很明白: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人命关天的职业,比如医师等,当然需要国家的强制认证,不容许市场机制来“试错”;而对于另一些职业,如果由国家越俎代庖来认证,只会人为制造“证书门槛”,结果本来旨在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的初衷反而可能导致妨碍就业的结果,这就违背了《就业促进法》的立法本意。
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认证有一大堆,有的认证市场给予了认可,有的认证更像在考“屠龙术”:比如说认证电子商务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广告策划师、汽车经纪人、网络管理师、企业培训师,甚至还有营销师!真会做营销的人,不需要国家认证,而是靠业绩、履历说话;不会做营销的,就算有了营销师证书,还是拿不到一张订单。这样的认证考试不但降低了自身的含金量,也不会被市场认可,只能催生考试经济,让就业者不胜其扰。
回头看兰州拉面师职业资格认证的问题。像拉面制作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不需要行业门槛资格准入,哪家店的面好吃,哪家店的面不好吃,消费者自己会“认证”。如果非要弄个“牛肉拉面师”资格认证,那么大家只能“内牛满面”了。难怪网友会调侃出“煮泡面师”、“倒咖啡师”之类的职业认证来,因为这样的公权认证是有违市场原则的。
兰州拉面和福建沙县小吃,近年来以神奇的速度扩张到中国各地,在上海也愈发常见,成为两个迅速崛起的“全国性组织”。这本身是市场的奇迹,这种奇迹当然是认证不出来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