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薪“只要”五十万的“狂妄哥”
扬子晚报报道 “153、129、48、6”这一串数字是“江苏正大天晴药业”今年对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的需求量。昨天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的“2011届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1万余名研究生进场争抢7382个岗位。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张贴的需求表上,本专科生依然占了大头。就业形势虽回暖,企业对高人才需求增幅不太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大部分在锤炼中变得更加现实谨慎。记者现场调查了五十名研究生,其中不乏“985”“211”名校生,但在高房价、高成本压力下,八成研究生放弃去“北上广”。
关键词 地域
“北上广”高房价吓退研究生
口号:“要床更要房”
“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的一套房。”若干年前,大部分研究生喊着这句口号抱着雄心壮志竭尽全力挤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记者昨日在调查中发现,曾经受热捧的“北上广”企业让毕业生“绕道走”,约80%研究生不再“惦记”上海的床,更想要二线城市的一套房。
“在北京的买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的王健说:“不是没有考虑过北上广,但在巨大的压力前面只能选择现实。”王健给记者算了笔账,“在南京,起步每个月3000元到4000块应该能生活得比较宽裕了,随着薪酬逐年上涨,父母再补贴一点儿,贷款买套小房子还是可以的。如果换成上海,一个月拿五千块,刚够吃喝住行,买房更是遥遥无期。”经过这番思考,王健把求职地域定在南京及省内其他地级市。南京理工大学张力(化名)不久前刚刚拒了上海一家大公司,待遇不错月薪七千,前几年在南理工非常热门。“思前想后去上海生活成本太高了,吃不消。”
采访中,也有研究生表示想冲一冲一线城市,前提是对方给的薪酬够高。在招商银行的展台前,南大经济系的一名男生的“要价”吓了记者一跳,“北京的话起码20万,不然不去。”
专家点评:二线城市更易脱颖而出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任雷鸣:曾经“北上广”有着其他二线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然而高额的房价、巨大的压力使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有些喘不过气。从往年情况看,江苏学生去上海、杭州的很多,北京广州相对少。确实一线城市人才济济,想脱颖而出很难;回到二线城市,反而能在岗位独当一面。无锡、苏州、南通,甚至昆山、江阴,这些地方急需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能给研究生提供施展的空间。
第二页:“去不了本科院校职校也行”
第三页:“和本科生抢饭碗,不压低怎么行?”
第四页:“狂妄哥”:年薪五十万 你敢聘我吗?
关键词薪酬
研究生也只开价2000-3000
口号:“和本科生抢饭碗,不压低怎么行?”
在前天本科生专场招聘会上,不少本科生“狮子大开口”,动辄“2000—3000元”,记者了解到研究生的开价低调不少。“3000左右吧,如果发展前景好,少几百元能接受。”不少名校毕业生给自己的“估价”和本科生相同。南京工业大学的章同学给自己的工资期望值定在3000元左右,“我不会介意工作地点是不是大城市,只要能够有地方锻炼,收入能够"温饱",3000块钱左右应该足够了。”记者在招聘会现场转悠了老半天,只有一位东南大学国贸专业的学生开价“5000元”。“就业第一年的要求不能太高。”研究生对薪酬的期望显然更理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