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高管逢高出货机构爽快接盘 遭减持个股逆市上涨

1 高管逢高出货机构爽快接盘 遭减持个股逆市上涨
mad3022010-11-23 13:56:58 发表


11月份的大盘可谓跌宕起伏,与之对应的是在大盘还维持强势的中上旬,大小非减持的比例和数量较多,而随着大盘的下跌,减持行为有所减缓。从统计数据看,11月以来上市公司股东公告增减持行为211次,其中增持的只有8次,减持的203次,主要集中在近来走势相对较好的电子仪器、通信、信息设备、建材、化工等行业。
中金报告显示,上周公司高管已是连续19周在二级市场净减持,减持家数36家,减持9142.65万元;4家高管增持,增持64.77万元。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仍为减持主力,减持占比75%。有研究员表示,股东集中减持小盘股一定程度上表明对这个群体估值泡沫的不认同,股东的减持短期明显对个股股价有负面影响,但从中期来看,个股的走势还取决于基本面。
减持集中在中小板
根据同花顺统计,11月第一周两市大小非共减持4.17亿股,共有44家公司发生增减持;第二周两市大小非共减持6.5亿股,共有51家公司发生增减持;第三周大小非减持股数和增减持公司都锐减,共减持0.899亿,发生大小非减持的公司20家。
可以看出,大小非减持的变化与大盘的走势几乎吻合。中金分析师汪超认为,高管“逢高出货”心理明显。华泰联合分析师谢江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产业资本的减持是否会影响大盘的走势不好下判断,大小非减持的标准一般是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现在减持将来也许还会增持。但近期比较集中地减持小盘股,说明这个板块的泡沫相对较大。
个股的影响
根据同花顺统计,在发生股东股权变动的公司中,11月1日到19日跌幅最大的是北矿磁材,海通证券,冀东水泥,跌幅分别为18.65%、18.24%、16.21%。
其中北矿磁材为11月2日大股东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减持,该股作为稀土永磁板块的龙头,今年8月份以来涨幅最大达112%,11月2日大股东减持当天股价在近期的次高点,此后股价一路杀跌,最大跌幅近25%。
海通证券为11月9日股东东方集团减持,券商板块的走势一向被认为市场牛熊的标志之一,而作为券商板块的空头,东方集团减持的第二天,该股开始大跌,一路跌幅竟达18%。
冀东水泥11月发生了一次增持和减持,11月2日为冀东发展集团增持,11月11日为中国人寿个人分红险减持。谢江认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发生分歧很正常,因为二者持筹期不同,有的产业资本的持筹期可达几年。而记者查阅其公告发现,冀东水泥的增持为了增加控股权,而中国人寿的减持可理解为对周期性行情不看好或者为年底财报做准备。
涨幅与减持背离
查询同花顺的数据可以发现,11月中虽然有的公司发生减持,涨幅仍不小。11月以来涨幅最大的是闽闽东,东信和平,太原刚玉,浪潮信息,涨跌幅分别为39%、36.7%、32.5%、32%。查询相关数据发现,部分个股股东减持的背后,有机构却开始大批买入,或是所属的板块有重大利好。
闽闽东为11月20日股东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所减持,但在其之前的12日和之后的22日,均有大批机构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而其股价也开始突破前期整理平台。11月5日股东珠海普天和平电信工业有限公司减持的东信和平,当天和8日均有大批机构买入。11月12日被大股东浪潮集团减持的浪潮信息,与东信和平同属目前火爆的云计算板块。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高管逢高出货机构爽快接盘 遭减持个股逆市上涨
mad3022010-11-23 13:56:58 发表
云计算板块的起涨源于一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10月18日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10月19日云计算指数放量上涨,之后各券商的推荐报告也开始陆续推出,此后其所属个股一直表现抢眼。
如何选择?
目前产业资本减持集中的个股,投资者是否要回避?
安信证券研究员诸海滨认为,减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公司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仍取决于公司自身行业属性及公司的发展前景。
对此,中金分析师汪超也表示认同,继续维持“泥沙俱下时方显真金本色”的判断,重点关注创业板及中小板中未减持或减持公司中核心高管未参与或甚至得到高管增持的公司。
具体来看,(1)增持公司的数量及金额较前期略有增多,按行业来看分别来自医药消费等热点板块及估值较低的房地产行业。(2)减持公司中,电子仪器、通信等近期走势相对较好的板块为减持主力。
中金研究员郦彬、汪超认为,淘金创业板股票,无非关心三个最核心的问题:首先是哪些创业板公司未来能继续保持高增长?这取决于上市公司所在行业前景及所处景气周期、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方向和力度、公司管理层等因素。其次,还需要考量当前时点投资哪些公司风险最为可控?这取决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包括高管离职、限售股解禁及超募资金投向等方面,以及市场对其成长性的一致预期和当前估值安全边际等因素。另外,这些公司历史上业绩如何,是否经得起考验?这取决于上市公司最近几年来的盈利增长速度、盈利增长稳定性和质量以及盈利能力、上市以来盈利是否兑现等因素。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