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景田片区的一些房产中介开始走上路口向路人推介楼房信息。近来楼市低迷,他们的生意很不好做。
日前,在大梅沙皇庭玺园举行的“新财富、新动力、新方向”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在限购限贷令下,具有优越地段和稀缺资源的商业物业可以抗衡通胀。
世联地产的区域总监沈雪忠表示,目前的政策不支持购买多套住宅,但对商业物业并没有购买限制,而从他们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商业物业的保值增值能力往往比住宅更高,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有条件的投资者可考虑继续投资商业物业,尤其是具有优越地段和稀缺资源的商业物业。据他介绍,除了中心区的优质写字楼,大型社区的商铺,即将面市的商业别墅皇庭玺园值得关注,因为这是一个创新产品,具有集居住、办公、商务交流于一体的使用功能,属商用物业,不受住宅限购令、限贷令约束。
“并不是每一栋商业性质的别墅都是合格的商墅。”沈雪忠说,商墅应该具备至少四个要素——能够进行商务办公,地处高端圈层,周边商务配套成熟,拥有稀缺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都市交通。他表示,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不乏此类产品,但在深圳刚刚出现。
规划理财师冯先生则认为,顶级豪宅是优质的保值及投资产品,限购、限贷和加息,表明政府抑制房价的决心越来越强。因为商业地产投资门槛高、风险大,且进入这个领域的投资者远远少于住宅,所以国家对这一块的管控不会像住宅那么严格。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资商业地产倒是一个战胜通胀的好办法。没有实力投资商业地产的人士要做好资产配置和长远的理财规划,用多元化的理财方式获得更多收益而不是仅仅盯住楼市和股市。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主任宋丁认为通货膨胀已是现实,如果不做点什么,自己的钱肯定是越变越少,所以每个人不管钱多钱少,都要有所行动。他建议,每个人都要开源节流,让自己手中的钱保值增值。目前形势下,商业别墅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则从剖析美国的次贷危机谈到货币政策和金融创新以及科技创新。
他认为在现实的环境下,个人要做更多的功课,同时要注重充电,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赚钱能力,要让赚钱的速度快于通胀的速度。
深圳社科院城市运营中心主任高海燕则倡导在通胀的背景下,应该更注重生活的质量,他认为深圳的普通人和拥有大量财富的企业家都应该实现一种转型,要做生活家而不是创造财富的机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