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亚运观赛热情高涨
亚运会的赛程已经进行大半,这场体育盛事的主角不只是在赛场上拼搏的运动员们,还有那些在场边呐喊的观众,在电视机前鼓掌的一家大小,以及在网络上关注传播亚运会的人们。亚运盛会第一次来到广州,向来沉稳低调的广州人,正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亚运呢?
通过几天的观察采访,记者找到了不少热情参与亚运的普通人。他们既不是运动员,也不是志愿者,他们最普通,而人数却最庞大,这些人就是观众。不论耄耋老人还是咿呀孩童,不论打工一族还是中小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有一段既普通又不简单的亚运故事。
文/记者任朝亮
美容店客少看亚运人多
11月21日是星期天,但这天晚上位于中山六路的佳美丝美容店生意出奇的冷清。“亚运开始后一直这样,今天有广州人爱看的羽毛球比赛,来理发的人更少了。”理发师小肖向记者道出了客人少的原因。他回忆说,亚运会开始那天晚上,店里没有一个客人,老板干脆提前打烊收工了。
张琳和老公都在媒体工作,张琳做编辑,凌晨一时下班是常态。正常的工作日,夫妻两人要睡到中午才起床。可亚运会开始后,这对小夫妻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了,用张琳的话说就是变成了正常人。虽然凌晨2时才睡下,可早上8时老公准时起来看比赛。
在外贸公司上班的小袁就没那么幸运了。她是一个羽毛球发烧友,办公室没有电视机,她只能通过网络电视看比赛。由于网速慢,画面经常卡,但小袁乐此不疲。老板对小袁也网开一面,允许她在没有业务的时候看亚运。
老父迷围棋儿子找票忙
王冲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退休后来到广州的儿子家养老。老人唯一的爱好就是下围棋,别看快90岁了,下棋的时候脑筋转得飞快。
得知广州亚运会首次举办围棋比赛,王老先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最喜爱的李昌镐、李世石等世界一流高手都来参赛,自然想去现场一睹风采。
老人身体不好,买票的任务自然落到儿子身上,他答应父亲去搞票回来。可到单位一打听,才知道亚运比赛票很紧俏,其中包括围棋票。
儿子想,父亲只有这么一个愿望,而且自己已经答应下来了,怎么能让老人失望呢。为此他去比赛场馆买票,到网上找票,问遍了单位同事,求遍了同学朋友。经过了四天的努力,儿子终于通过同学拿到了两张围棋比赛的票。于是在一个晴朗的下午,王老先生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为亚运专门修建的广州棋院,完成了2010年最大的心愿。
借看比赛重新认识广州
“为了能购买亚运比赛门票,我提前好早就申请了工商银行的账户,可就是注册网银耽误了时间,没能第一时间买到票。”说起当时买票的经历,身为事业单位中层的陈有贝仍然显得惋惜。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