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幸福指数”正在成为官方文件和民间话语中的热词。江苏江阴、河南平顶山等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把“幸福指数”纳入对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中。不过,“幸福指数”在表达上的流行,并不能替代现实世界中公众的真实感受,也不意味着居民收入已经与经济发展同步。
毋庸讳言,官员和民众在对幸福的理解上正在产生裂痕。上周,中国青年报对263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5.7%的人觉得民众的“幸福指数”与当地政府的作为有关。一名网友留言,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只看重GDP,忽视民众的幸福感,因为有了GDP的增长,他们就有了升迁的希望和保障。(《中国青年报》11月23日)民众可以列举出很多身边政府官员追求GDP的实例,以佐证上述调查数据和网友感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应体现在国民幸福的提升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符合全体民众的意愿,民众也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受益者。在这个时期,并不存在官员与民众幸福认知的对立。官之所系,即民之所想,社会各界确实存在一个改革共识。然而,当中国国力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分化,贫富差距也日渐拉大,这时,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全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以提升全民“幸福指数”,就成为一个迫切议题。
然而,恰恰在“幸福指数”问题上,一些政府官员与民众的理解产生差异,甚至有渐行渐远之虞。官员过于强调经济发展速度、规模,这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仍然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但经济发展不应造成生产和生活的严重割裂,更不能以牺牲民众幸福为代价。民众普遍的“伪幸福”、“不幸福”,不仅不能助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还会成为发展的障碍和隐患。民众参与了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当然也有权利追求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一个让普通民众生活缺乏尊严的经济体,不会是一个健康的经济体。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一部分掌握公共资源的官员因为近水楼台,已成为实际上的获利阶层。每年查处的腐败官员贪腐数额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无所顾忌,“官二代”现象伤害社会公平,官商结合现象侵蚀市场秩序,更有众多官员好大喜功,热衷于兴建政绩工程,等等,如果官员一味主张自己理解的“幸福”,而罔顾大多数民众的“幸福”,民众当然会担心,以往与民心息息相通、利益相关的官员,在幸福认知上,与民众的交集会越来越少。
正因如此,在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中引入“幸福指数”就变得迫切起来。尽管一时还很难矫正追求政绩的路径依赖,但至少会通过行政强力改变一下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增进民众的福利和幸福。民众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所获得的公共资源倾斜,必然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前述调查中,89.3%的人期待将“幸福指数”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更有不少专家也持同样观点,这样的民意值得重视。
官员履行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其所思所想与民众的交集越多,则经济社会的运行就越顺畅。民众普遍感到幸福,这本身就应该是官员的福祉所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