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海上丝路”的第十六届亚运会金牌。
据悉,中国对亚运冠军的奖励标准是一枚金牌3万元。金牌拿到手软,奖金份额当然多不到哪儿去,对于如此数据,记者并不感到奇怪。但“不值钱”总要有个参照物,在亚运期间而不是奥运、全运期间引发“金牌战略”的争议也绝非偶然 只要再回头看看亚运的现状,以及全运金牌的奖励,或多或少会得到一些启示。
“尴尬”亚运:不可回避的事实
中国对亚运冠军的奖励标准是一枚金牌3万元,从中国寒碜的奖金数据中断不可得出亚运会是“鸡肋”的结论。毕竟,新加坡对于亚运冠军的奖励还是非常阔绰的,50米蝶泳决赛,以26.10秒夺冠的陶李为新加坡摘得首枚亚运游泳金牌之后,她将获得至少100万元的奖金;另外,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奖金数目也不在少数。但是,亚洲另外两强日本和韩国的奖励比中国还要少。日本多年来一直没有对亚运冠军实行奖励政策,韩国一枚金牌折合成人民币也不到7000元。
亚洲各大体育强国对亚运冠军的奖励也就如此,那么本届亚运会的竞技水平到底如何呢?本届亚组委特别设立了“破世界纪录奖”,不过能拿到的人实在屈指可数,至今也就中国举重选手李萍获得镶嵌一克拉钻石的特制奖牌以及1万美元的“特别奖励”。
广州亚运会,观众们关心的热点从来就不是亚运金牌榜,反而争议、花边与口水吸引了绝大多数眼球。除了早已成名的体育明星之外,中国代表团中很多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还寂寂无名。老百姓不关心金牌只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大家真正关注的诸如“三大球”这样的世界性项目,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却是江河日下。男女足就不说了,现在男排连亚洲四强也进不了 这样轰动性的新闻一经讨论,那些奖牌榜上的数目更成“浮云”了。
再看地方上的表现。亚运冠军断然不会引起地方上的足够重视,因为“亚洲冠军”一抓一大把,没有“奥运冠军”给力,带不来丰厚的政绩宣传效益;亚运金牌也不像奥运金牌那样计入全运会,各省体育局也就没必要为亚运冠军“铺张浪费”了。
“吸金”全运:中国特色的盛会
3万奖金,真的抵不上全运会一块金牌奖金的零头。2001年的广东九运会,东道主的奖金是50万左右。2005年江苏十运会,东道主奖金发放标准是40万现金加60万的房子。百万之巨!烧钱风一起,各个省市也跟着来了。去年的山东十一运,似乎大家对于“烧钱”收敛了不少,但东道主依然有50万的奖励,一些竞技水平不太发达的省市的奖金也很可观,江西25万,云南23万,贵州、重庆20万,均远超亚运冠军。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