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苹果究竟能卖多贵?答案是咬一口更贵。
2010年5月26日,苹果公司以2213.6亿美元的市值,一举超越微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截止到7月30日,苹果公司的市值又上涨5%,达到2350亿美元。而7年以前的2003年,苹果公司的市值也不过60亿美元左右。短短7年,公司市值增加近40倍,这中间还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
苹果创造的奇迹震惊业界。
一口咬定最甜的市场
是什么造就了如此昂贵的苹果?市场有多种解释。
首先,苹果霸占了高端市场,吃掉了众人都眼红的消费者价值。
苹果Mac的毛利率曾经比竞争对手高出2000个基点,而且这种利润率的差距已经存在了10多年,甚至在持续扩大。Mac电脑的平均售价要高于Windows架构电脑3倍,目前仍占苹果营收40%左右。
美国投资调研公司BernsteinResearch在一份报告中称,苹果iPhone手机营收仅占全球手机营收的8%,但利润却占到32%。苹果iPhone的配件成本不到188美元,平均售价却高达595美元,目前的运营利润率高达40%,而与苹果iPhone市场定位比较一致的RIM每部手机的利润率仅为20.7%,行业平均利润率更低,仅为9.7%。
2010年4月3日,iPad在全球正式发售,80天销售量就突破300万台。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y的拆机报告,在美国售价499美元的iPad,整体成本约为260美元。为苹果组装iPad的富士康只拿到每台11.2美元的加工费,仅占iPad售价的2.24%。
2005-2009财年间,苹果净营收由139.3亿美元上升至36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而净利润由13.3亿美元提升至82.4亿美元,以超过85%的速度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7%。这意味着净利润的增长高于营收增长。苹果不仅卖出了更多产品,而且每卖出一美元的产品,就收获了更高比例的净利润。
其次,支撑苹果高市值的是市场投资者对苹果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霸主的美好预期。1998年之前的苹果还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电脑公司,执着于小众个人电脑。如果不是苹果电脑的确在制图、音频制作等专业方面有特长的话,苹果或许不是被咬一口,而是早已被整个吃掉。
一举成为最强的组合
改变这一切的是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1997年重返苹果后,他带领苹果从一个正在消亡的电脑公司转变为一个消费电子和娱乐服务公司,不仅重新跻身伟大的公司行列,而且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行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家IT厂商想法惊人的一致:抢占移动终端的市场份额。在这个方面,苹果凭借完美的设计和品牌塑造,赢得了先机。乔布斯重新塑造了苹果的设计文化,不仅推出了新版,更推出了iPod,后者是苹果历史上最具革命性创新的产品。
两年后,苹果又推出极具创新力的iTunes。iTunes的出现,不仅使苹果进入了音乐渠道市场,而且从此可以通过卖音乐控制娱乐产品销售和发行渠道,掌握了移动互联时代的产业制高点。这对黄金搭档迅速成就了苹果在娱乐服务领域的超凡地位。短短3年,iPod+iTunes组合为苹果公司创收近100亿美元,几乎占到公司总收入的一半。到2007年初,苹果ipod已经销售出1亿台。
之后,乔布斯将这个模式一再克隆,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和AppStore,掀起了一场手机革命。迄今为止,苹果已经出售了超过5000万部iPhone,而AppStore的程序总量也已经超过20万款,总下载量约为30亿次。iPhone目前已拥有超过10万家内容提供商,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开发平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