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光裕
在大股东黄光裕家族给出的最后通牒期限(8月25日)到来前,陈晓为首的国美电器管理层为了掌握决战的主动权,将国美电器的特别股东大会的日子,定在了9月28日这一法理上的最后时限。
8月5日,随着国美电器宣布起诉大股东黄光裕,一场19个月前就埋下隐患的国美争夺战已成为现实:一方是大股东以“国美电器业绩不佳,即将被苏宁全国超越”为由,要求改组董事局;一方是陈晓为首的董事局开始奋起反击,过去的19天中,围绕着事件焦点的各方都通过媒体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国美电器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而且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和民族色彩。
有媒体将家族企业模式与职业经理人模式的这次决战,比喻成“帝制与共和”的决战,但跟踪这一事件已长达19个月的笔者,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牌局:一方是拿着一手好牌、却因几次战略失误导致逐步被动的大股东黄光裕,另一方则是牌很烂、却奇招频出逐步占据上风的陈晓为首的职业经理人。
虽然离决战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这场世纪牌局似乎已有了初步结果。
意外的开局
对曾是第三大电器连锁公司——永乐生活电器创始人的陈晓来说,2005年10月可算是其职业生涯的转折点:由于与大摩等投资机构“对赌”失败,陈晓不得不在2006年初打着迎战百思买的旗号、开始寻求前5大电器连锁的交叉换股,在得罪所有永乐管理层和员工的情况下,陈晓最终选择了投靠昔日的死敌黄光裕,因此得罪了老朋友张大中。
对于2006年10月完成了从老板到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只身进入国美电器出任“黄光裕心目中最合适的CEO”,陈晓心中的苦涩也许只有他知道。然而更难的日子还在后面,虽然表面上黄光裕对陈晓礼遇有加,但在国美内部举目无亲、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而且在强势的黄光裕的扩张政策面前,陈晓心目中的“内生发展模式”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相反,国美电器高价收购大中电器,两次竞拍三联商社,都让陈晓感到在国美内部无法施展抱负,而且2008年随着黄光裕被调查的传闻开始蔓延,意兴阑珊的陈晓,在匆忙中选择了低价出售近一半的股权,其离开国美的心情也日益加强。
然而2008年11月17日,黄光裕的突然被拘并与外界失去联系,却让陈晓的命运又发生了一次大转折。已经无法全身而退的陈晓选择了留下来,正是这次变化为今天的陈黄牌局埋下了伏笔。
2009年11月,接替黄光裕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代理主席的陈晓,以及曾被视为黄光裕“心腹”的常务副总裁王俊洲、副总裁魏秋立,开始形成国美新的核心三人组。而随着黄光裕夫妇退出董事局、黄光裕的胞妹黄秀虹(时任国美上海大区总经理)离开国美管理层出任鹏润投资董事长,黄光裕家族其实已经暂时离开了国美。
虽然王俊洲、魏秋立曾被黄光裕家族委托为黄光裕法定文件的代签人,而且黄光裕全资控股公司Shinning Crown的代表伍健华出任公司的执行董事,但黄光裕的态度只能通过律师来传递,这让职业经理人有了掌控公司的机会。
在黄光裕出事后,国美的确出现了上市以来面临的最大困难,按陈晓的说法就是“险象环生”,银行一度停止授信,供应商或是出于面子,或是出于对国美余威的惧怕,或担心苏宁独大,虽然表面上继续合作,但国美的货源因为资金短缺也陷入了危机,按照一位分公司经理的说法,各地国美唯一的做法就是“墙墙有洞,墙墙不倒”。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