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头士

披头士
精品购物指南11月25日报道 乔布斯终达夙愿,将“披头士”(The Beatles)带进自己的苹果帝国,一纸合约完成世界上最伟大乐队与世界上最伟大公司之间的联姻。“披头士”全部专辑进入iTunes商店出售,这是他们的音乐首次授权网络合法下载。从Google基于云计算的Google Music到Apple前不久推出的Ping,再到如今“披头士”的数字格式音乐下载,音乐工业跨步进入网络时代,两大巨擘前拉后推,是好是坏?其实无甚可喜,音乐的过度商品化带来的只能是美感的缺失,Google跟Apple,两公司的伟大在于做产品而非传播音乐。
最疯狂的苹果
进入iTunes主页,最显眼位置的版面全由一支乐队占据——“披头士”。关于他们的一切事情都会成为事件,这次也不例外,《华尔街日报》称这次事件是名副其实的“狂欢”。“披头士”成功落户iTunes,最高兴的该是乔老爷Steve PauL Sobs和麦老爷Paul McCartney,演说比唱歌好听的乔老爷这回说不定会高兴到唱一曲《Hey Jude》;而麦老爷,已经迫不及待地表示这简直让人狂喜。曾经黑胶上发行的歌曲出现在互联网上,这的确让人狂喜,最近一期iTunes单曲下载榜Top100里有20首出自“披头士”,显然这才是老爷们狂喜的原因。疯狂的苹果一口气将“披头士”所有歌曲版权买下,这是一颗苹果向另一颗苹果(“披头士”版权所属公司也叫苹果)的示爱,你家宝贝交给我,我能让他钱生钱。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曾有一爵士歌曲:成功树上苹果何其多,但若你挑中纽约市,你就挑到了最大的苹果!如今,这颗最大的苹果在乔布斯的手里。
“披头士”入网是好事,选择iTunes并非好事,在这里音乐不是音乐,只是商品,iTunes需要的只是用不断的音乐商品填满自己的大店面。其实除iTunes外还有更多将音乐真正当音乐的“网店”,比如Last.fm。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iTunes?不是因为它那有好音乐,而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在用iPod,去iTunes是填满自己随身装备最便捷的方式。
不万能的“谷哥”
“谷哥”有一绝技,寻物找人三秒搞定,江湖人称“一搜得”。Google所有出彩的产品几乎都基于搜索,其他均是雷声大雨点小,比如悲剧的Google Buzz。其基于云计算的Google Music为业内勾画出一幅美妙的蓝图,那时,找音乐比翻自己的钱包还容易。Google就是一招鲜吃遍天的厨子,不管是报纸、电视、书籍还是音乐,到他手里都成清一色的菜品,菜单上永远只有一道菜——“请搜索”。
Google的野心在于获得全世界所有音乐的授权,然后将它们放到网上随人自由挑选,至于音乐的好坏则全然不顾。Google的世界里只有一条准则,搜索,能搜到的就是好,搜不到就是不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同样也会让生活更无语,“披头士”跟慕容晓晓之间差着十万八千里,但他们都有首叫“买爱”的歌,“披头士”唱《Can’t Buy Me Love》;慕容晓晓唱《爱情买卖》,如果放在Google翻译,这俩很可能变成同一首歌。科技不会总万能,正如万能的Google也会偶尔犯白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