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上汽、长安、广汽等其汽车集团,北汽的自主品牌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就会落后”11月25日,在“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纪行”活动开始之前,北汽集团公关总监郑刚表示。
在参观完北汽动力总成、产业研发和新能源基地之后,记者脑海中迸发出三个字“生命力”,不管是自主品牌基地的建设、动力总成技术的研发进度还是新能源车的布局规划都是这三个字的最好证明。
三大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
“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纪行”活动首先来到位于北京通州的动力总成基地,据北汽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启顺介绍,按照前期规划,该项目总用地面积将达到1559亩,总投资额100亿元,一期建设投资49.6亿元。规划了研发办公区、发动机生产区、变速箱生产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将于2011年正式投产。
如果说动力总成基地并未给参观者带来太大的视觉冲击力,那位于顺义区的产业研发基地则让在场人感到了一丝震撼。一个汽车造型的庞大建筑已经封顶,据北汽集团该项目负责人张国玺介绍,此项目总用地面积157793平方米(237亩),共分为地上7层,地上裙房3层,地下1层(局部地下3层);建筑高度36m,共包括造型设计、测试、试制三个研发部门,未来将能够承载2500人在此工作,主要研发车型包括越野车、轿车,SUV等。

北汽产业研发基地
“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继鸟巢之后的又一个地标性建筑,当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50几秒之后,你便能从空中清晰的看到这个庞大的建筑体”,张国玺自豪的说。
在北汽的三个自主品牌基地中,位于大兴区的新能源车基地是唯一一个已经投入使用的基地,因为该基地一期工程有现成的6700平方米办公楼和22000平方米厂房,二期工程预留的3万平方公里产业园也将于近期开始建设。
动力总成研发已步入轨道 首款发动机为2.0L
虽然北汽自主品牌动力总成基地还未建成,产业研发基地也还未完工,但是他们动力总成的研发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息。
自从北汽集团在今年年初收购萨博技术部分知识产权之后,对其技术进行了本土化开发,规划了T-POWER系列发动机,共包括A、B两类,A类发动机排量较小,包括1.0L、1.3L、1.5L三个排量,B类发动机排量较大,分为2.0L和2.3L两款。
“今年10月7日,本土化率达到30%的发动机已经点火成功,今年年底前本土化率达到100%的发动机也将正式点火”,周启顺介绍。
于此同时,北汽动力总成实验室总工程师贺燕铭表示,北汽首款自主品牌发动机为基于萨博技术开发的2.0L机型,目前该发动机已经搭载在C60车身上进行测试,最终量产时间将根据整车的研发速度确定。
在变速箱领域,北汽集团正在与博士合作,全面研发CVT变速箱,共包括三款,扭矩分别为150N.m、250N.m、350N.m,这三款发动机将根据扭矩的不同与不同的发动机相匹配。
据了解,2013年北汽将具备30万台发动机和30万变速箱的生产能力。2015年其生产能力将达到40万台发动机,60万台变速箱。其最终产能为1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台变速箱。
C60/C30DB/M30RB电动车将首先量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