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亚运会,中国艺术体操队派出了四位“90后”选手组成的年轻队伍参加团体以及单项的比赛。这其中16岁的窦宝宝今年才刚刚从少年组转入成年组,亚运会将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新鲜体验。
在中国几乎所有高水平运动员为了保证日常训练而都无法顾及文化学习,窦宝宝却是其中少数的例外。不仅如此,在训练学习两相兼顾之余,只有16岁的窦宝宝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做好了规划。
艺术体操不是生活的全部
窦宝宝1994年11月15日在河南郑州出生,还只有6岁的时候她就跟随父母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华人最多的温哥华,窦宝宝加入了由该国著名华裔艺术体操选手冯黎明(Lori Fung)创办的韵律精英俱乐部(Club Elite Rhythmics),她的艺术体操生涯是就在这位奥运历史上首位艺术体操金牌得主指导下展开的。
虽然几年下来成绩斐然,但在窦宝宝母亲杨荣眼里艺术体操并非女儿生活的全部。热爱它所以要坚持练下去,然而学习也绝对不可以放弃。因此12岁从加拿大回到国内并加入辽宁省艺术体操队之后,窦宝宝就一直过着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跟随专业队训练的忙碌生活。有一次在采访中窦宝宝回忆起以前妈妈给自己说的“谎言”:“我记得小时候妈妈老说我比别人幸运。别人要上全天的课,我只用上半天;别人训练要练全天,而我只用练半天,没他们那么辛苦所以比他们要幸福很多。长大以后才发现其实这样子更累。”
无论是艺术体操还是文化学习,窦宝宝都面临着同龄人的巨大挑战与激烈竞争。她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的重点中学,而所在的英语实验班则是该校集中了不少牛人的6个实验班之一。因为训练时间只有其他运动员的一半,所以窦宝宝每堂课的训练量都是别人的两倍。饶是如此,她依然决定要当一个同时兼顾训练和学习的“异类”。应对方法呢?“虽然有压力,但艺术体操已经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能放弃。所以虽然很累很辛苦,还是从心里面喜欢。只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这样子就两边都可以兼顾。”
未来由自己做主
在窦宝宝刚开始练习艺术体操时,母亲杨荣根本没有想过要让女儿从此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她看来运动员的经历能够让女儿的意志得到锻炼,以后做什么事情也都能懂得坚持的道理。回到国内之后,杨荣更加体会到同时兼顾学习和训练的难处,所以无论女儿以后选择哪条道路她和家人都会无条件支持。其实,窦宝宝早就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