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三金王邹凯的光芒,让“小胖”冯喆一直生活在千年老二的“阴影”下。进省队比邹凯晚两年,进国家队还是晚两年,这都是事实,但却没有人敢怀疑“苦大仇深”的冯喆天生具备一颗勇敢者的心,在强大的心理状态下他的“冯氏幽默”更是成为体操队内的“兴奋剂”。
多动症指引他入门
23岁的冯喆,比起中国体操队的其他队友,他的体操生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事隔多年,还在成都的的父亲冯大刚回忆起当初时,还会因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坚持而欣慰。
时光倒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的冯大刚还在为妻子肚里的孩子性别发愁。“希望是个男孩。”冯大刚年轻时就喜欢体育,年轻的时候差一点走上专业体育道路,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老天爷开眼,给他一个预料中的惊喜。生出来的孩子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所有的人都很喜欢。冯大刚给儿子设计的体育梦就此开始。不过,相比起国家队中那些父母曾是体育专业出身的家长,冯大刚直言其实自己对体育就是喜欢,但与生俱来并无多少运动细胞。
或许继承了父亲的特点,冯喆从小就特别好动。据冯大刚回忆,以前他和三两好友相约出去耍的时候,冯喆就在体育场一旁的体育器材上独自玩耍开了。
但冯喆真正走上这条路,还是在1991年的时候。当时不满5岁的他是成都市少儿业余体校新苗体育幼儿园的一名普通小朋友,除了比同龄人胖点和更好动,从冯喆身上也找不出更多的特质。不过,从一大堆适龄的孩子中,业余体校体操教练还是挑中了他。当时给出的理由是,“这个孩子头脑灵活,个性活泼开朗。”
被教练选中的冯喆回家将这个喜讯告诉了妈妈,不过年幼的他似乎还不知道什么是“体操”。等到冯大刚将儿子送到体校后才知道,原来儿子被选中要练的是这个一堆小孩哭着压腿的体育项目。
因为只是一些最基本的体操培训,而且还有众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所以刚开始冯喆对体操还是非常感兴趣。同时,他在体操上的天赋也让教练非常认可。在冯喆看来,从业余体校到职业运动队,不仅有路途上的区别,更多的变化让他一时间不能适应。
乐天派征服所有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