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无法支撑巨额产量
海东,作为青海省乳品最集中的产地,一夕之间,再度续演中国乳品业的噩梦。
通过与当地乳品厂的细致沟通,《中国经营报》记者保守估计,这座拥有6000头奶牛的县城,2009年奶粉产量实际最少达到了3000吨。而按照当地的原料供应能力来看,最多却只有2100吨。
那么,另外大约900吨没有当地原料供应支持的奶粉从何而来?是通过异地原奶收购,还是借助大量的原粉采购?
从诸侯争霸到三强鼎立
民和县境内,鼎盛时期存在着至少7家以上乳品厂。它们分别是:川口乳品厂(川口镇东垣)、河谷乳品厂(川口镇川口村)、塔城清真乳品厂(川口镇山城桥头)、马场垣乡金星乳品厂(马场垣乡金星村)、东垣乳制品厂(东垣中路3号)等。
这些厂子全部创建于上世纪末的最后25年间。由于奶粉行业普遍具有整体投资小、进入技术门槛低和具有很强的本地消费能力等优势,在上述企业并存之时,彼此之间围绕原奶问题经常发生争端。
已经退出该市场的一位回族人士告诉记者,“当年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有三个厂子守着一个奶牛大村,原奶收购价你出8毛,我就出9毛,另一个则出一块,相互之间哄抬成本,最终,承受能力差的那个就出局了。”他说,退出时间较晚的川口乳品厂,其实是因为2004年发生的一场全行业地震才退出竞争的。
据了解,早在2004年5月,因为安徽阜阳发生了食用奶粉诱发的“大头娃娃”事件,一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奶粉产品质量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检测结果显示,当年青海省共有4家奶粉企业生产此类产品:分别是民和河谷乳制品有限公司、民和县川口湟乳乳品厂、民和县东垣乳制品厂、民和川口乳品厂。该省仅有的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均集中在民和这一巴掌大的小县城。
信息还显示:该次抽查过程中,民和县东垣乳制品厂生产的“东垣牌”奶粉和民和川口乳品厂生产的“高原牌”奶粉均因卫生指标不合格,被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列入警示名单,提醒消费者注意。
行业洗牌之后,由马雄武创办、并始建于1988年的东垣乳制品厂的东垣牌全脂奶粉,1985年左右创办的河谷乳品厂的河谷牌全脂奶粉,以及马雄武现在的企业民和湟乳乳品厂生产的湟乳牌全脂奶粉,成为青海省奶粉行业的三大企业,三家企业规模相近,东垣乳制品厂稍胜一筹。
马雄武亲眼见证了民和县乳品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多到少的过程,“奶牛在不断增加,但奶源竞争一直很残酷。”
增量游戏的两条路径
此番在民和县事发的东垣乳品厂负责人刘战峰,“观念灵活、会来事”,1999年与该乳品厂的产权方 民和县农场签署了租赁期为20年的协议,刘战锋出资88万元,承包该乳品厂20年,目前合同期已经过去11年。民和县农场管理层对记者坦言,刘战峰富有商业打拼精神,东垣乳品厂在他手里,原有资产不仅仅得到盘活,东垣牌奶粉也迅速打入江浙等南方市场,鼎盛时期年产量超过1500吨,效益颇佳。为此,刘战锋于近年来也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及锅炉升级换代。
但是,民和县奶粉业的奶源问题从未得到过真正的缓解。
我们不妨先做一个简单的加法。
据兼任民和县奶牛业协会会长的马雄武介绍,该县目前有奶牛6000头,每头奶牛日产原奶20公斤,产期10个月,即300天,这意味民和每年可以直接产出鲜奶3600万公斤。
满打满算,这些鲜奶按照8.5公斤鲜奶可制作1公斤原粉的比例,民和县可产出原粉423万公斤。换算成吨,则该县全年可产出4235吨原粉。
事实上,这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个人家庭及部分酸奶作坊对鲜奶的需求惊人,“我们当地有50%以上的原奶作为鲜奶消费,只有不足一半的鲜奶会交售给乳品厂。”当地官员介绍。
回复该发言
民和:一个青海小县城的奶粉业样本
2 回复:民和:一个青海小县城的奶粉业样本
薄荷希米露2010-11-28 19:16:33 发表
顺此逻辑推理,即3.6万吨原奶中,只有50%即1.8万吨会被加工成为奶粉,约2100吨。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知的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湟乳与河谷两家乳品厂的奶粉产量均在900~1000吨,而东垣乳品厂的产量更是高达1000吨以上,这意味着三者相加,民和县2009年奶粉产量实际上突破了3000吨。显然,2100吨原料奶粉生产不出3000吨奶粉。
对此,马雄武与河谷乳品厂负责人白静平解释说,尽管他们从来不向外界采购原粉,却会接受从甘肃临夏、兰州、青海西宁、大通等地远距离拉运过来的原奶,周边区域的奶源补给,为民和奶粉业突破本地资源限制提供了保障。
然而,在知情人士看来,外地原奶的补给,总规模不会超过10%。“原奶都有严格的防酸要求和保质期限,不可能远距离输送。”该知情人士分析,从当地最大可产2100吨的极限看,民和县三家乳品厂中,一定还拥有其他增加产量的“秘诀”。
“假设外地原奶补给可以增加产能200吨,民和县仍有700吨原料奶粉缺口。”这位知情人士称,与原奶补给相对应的另外一条路径,正是原粉采购。
该人士认为,刘战峰此番出事,正是因为原粉采购导致。
一个重要市场背景是,三聚氰胺始发的2008年到现在,原粉价格已从1.4万元一吨暴涨到了如今接近3万元一吨的水平。这意味着,无论是凭空制造还是搀兑添加,只要能多造1吨原料奶粉出来,厂家就可以获取比2008年多一倍的利润。
“企业一方面无法收购到足够的原奶,一方面又无法满足市场日益膨胀的需求,这时候,受经济利益驱动,通过采购原粉进行合理掺兑,就成为必然选择。”这位人士说,与原粉掺兑同时进行的,还伴有蔗糖掺兑和淀粉掺兑其他方式,总之,唯有进行掺兑,700吨奶粉才可能生产出来。
“东垣乳品厂倒下之后,民和县原奶与原粉的产出比或将恢复正常状态,但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该人士感叹说。
回复该发言
然而,《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知的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湟乳与河谷两家乳品厂的奶粉产量均在900~1000吨,而东垣乳品厂的产量更是高达1000吨以上,这意味着三者相加,民和县2009年奶粉产量实际上突破了3000吨。显然,2100吨原料奶粉生产不出3000吨奶粉。
对此,马雄武与河谷乳品厂负责人白静平解释说,尽管他们从来不向外界采购原粉,却会接受从甘肃临夏、兰州、青海西宁、大通等地远距离拉运过来的原奶,周边区域的奶源补给,为民和奶粉业突破本地资源限制提供了保障。
然而,在知情人士看来,外地原奶的补给,总规模不会超过10%。“原奶都有严格的防酸要求和保质期限,不可能远距离输送。”该知情人士分析,从当地最大可产2100吨的极限看,民和县三家乳品厂中,一定还拥有其他增加产量的“秘诀”。
“假设外地原奶补给可以增加产能200吨,民和县仍有700吨原料奶粉缺口。”这位知情人士称,与原奶补给相对应的另外一条路径,正是原粉采购。
该人士认为,刘战峰此番出事,正是因为原粉采购导致。
一个重要市场背景是,三聚氰胺始发的2008年到现在,原粉价格已从1.4万元一吨暴涨到了如今接近3万元一吨的水平。这意味着,无论是凭空制造还是搀兑添加,只要能多造1吨原料奶粉出来,厂家就可以获取比2008年多一倍的利润。
“企业一方面无法收购到足够的原奶,一方面又无法满足市场日益膨胀的需求,这时候,受经济利益驱动,通过采购原粉进行合理掺兑,就成为必然选择。”这位人士说,与原粉掺兑同时进行的,还伴有蔗糖掺兑和淀粉掺兑其他方式,总之,唯有进行掺兑,700吨奶粉才可能生产出来。
“东垣乳品厂倒下之后,民和县原奶与原粉的产出比或将恢复正常状态,但愿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该人士感叹说。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