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券商3月策略大观 A股阴晴飘忽

1 券商3月策略大观 A股阴晴飘忽
wangdaotonga2010-11-29 04:43:57 发表
21世纪经济报道3月3日讯 阳春3月,乍暖还寒,又到每年“两会”时。
尽管春节后第一周沪深两市小幅上涨延续了此前的反弹走势,但从陆续发布的3月份投资策略报告来看,各大卖方机构的看法依然谨慎。
申银万国(行情 股吧)认为主要波动区间在2900-3300点之间,中金公司也表示“近期缺乏大幅上涨催化剂”;更多的卖方机构提示市场风险,“警惕不利因素叠加发酵”。
与之相应的是,为国内外投资机构提供研究服务的莫尼塔在2月底进行的调研也显示,67%的公募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一个月大盘为震荡走势”,78%的私募基金经理“对未来一个月市场走势持中性谨慎态度”。
“两会”+年报
和往年一样,作为政策风向标的“两会”依然成为影响3月A股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如影响力颇大的中金公司在年后第一周的策略周刊就推出了“两会前瞻”专题,而定位于寻求短期交易机会的国泰君安伐谋周刊也推出了“‘两会’行情”的策略研究。
包括东海证券、东方证券等在内的众多机构更是浓墨重彩地通过回顾历史“两会”行情来分析和判断近期市场走势。因此“两会”召开前及召开过程中市场走强和“两会”后市场将面临调整成为绝大部分卖方机构的一致判断。
然而市场走势是否真能够如此演绎显然不得而知。不过,如果3月份行情是如大部分机构预测的震荡走势,那么两个多月前超过8成机构一致看好的1季度行情显然不会来临。在过去两个月 上证指数(行情 股吧)分别下跌8.78%和上涨2.1%,即将来临的3月份至少需要上涨200点才能够收复至去年年末的3277点。
从近期陆续公布的各卖方机构3月份策略来看,乐观方代表申万认为“上证指数可能有所反弹,主要波动区间在2900-3300点之间”,悲观方代表海通证券在谨慎乐观同时提醒“警惕不利因素叠加发酵”可能导致A股市场带来潜在回调风险,更多的机构如中金公司则认为未来一个月内行情以震荡走势为主。
事实上,无论是卖方机构的分析师还是掌握着资金的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他们更多的关注点并不在“两会”,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经理2日下午告诉记者,“用鸡肋形容这个一年一度的两会行情并不为过,更多的时候预期中的政策无法一一兑现”。
相比较而言,公司基本面的盈利水平和资金面的状况更多的吸引了市场参与者的目光。
一般来说,每年前4个月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往往会形成一波年报行情,其中进入密集披露期的3月份更值得市场参与资金期待。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按照沪深两所年报披露时间表,3月份公布2009年报的公司达到755家之多,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43.47%。
据东海证券统计,截至3月1日,两市共有110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9年业绩预告,其中包括预增、续盈、扭亏、略增四类报喜公司比重约占67.8%,“对比我们上个月的统计情况,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继续好转”。
而对于已经过去了2个月的第一季度企业盈利,申银万国在3月1日发布的一季报前瞻中认为“一季度业绩预期尚可”。包括航空、航运、家电、有色和钢铁等周期类行业盈利上调,而石油石化和电力行业盈利面临下调,整体来看预计“2010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48.9%,环比增长21.6%,增速略高于17.7%的平均值”。
不过,相对谨慎的东方证券则认为,在维系房地产和货币调控的同时,欧美经济不确定因素逐步显现,因此“前期过于乐观的赢利预期可能在当前新形势下面临一定向下修正的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宏观经济复苏基础的不牢固在一定程度上将会使得宏观调控政策存在摇摆的可能性,而这将可能成为市场系统风险的导火索。
机构态度转趋暧昧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券商3月策略大观 A股阴晴飘忽
wangdaotonga2010-11-29 04:43:57 发表
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并没有受到外围股市节日期间明显反弹影响而走出虎年“开门红”,当日甚至微跌0.49%。尽管最终节后第一周以1.12%的涨幅上演量价齐升的走势,但代表着机构操作风格的基金公司在这一周内的操作却没有像节前最后一周一样主动大幅增仓。
来自东方证券的基金仓位检测显示,节后第一周(2月22日-26日)基金仓位继续下降,虽然仓位跌幅有所收窄,但“这仍然意味着基金对市场的不乐观情绪”。
得出“基金小幅减仓”这一结论的还包括金元证券、齐鲁证券和东莞证券的基金监测模型。
不过,长期跟踪基金仓位的渤海证券却认为上周基金仓位保持平稳态势,平均仓位保持在78.21%左右,这一数据和仓位增减状况与浙商的测算结果较为接近。
此外,以2月8日-26日为测算周期的海通证券认为这两周交易日内基金仓位从此前(2月5日)的73.05%上升至79.32%,当然这部分增仓行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节前最后一周。
事实上,基金公司在节后第一周的谨慎操作并非没有任何征兆。
在2月25日和26日进行的莫尼塔每月一次的基金经理调研中,达到67%的公募基金经理对于未来一个月的走势持有中性预期或认为呈现震荡走势,仅有23%的受访者表示看好未来一个月的走势,剩余10%的则不看好3月份的走势。
应当承认,这一结果和1月底的调研结果相比,不看好短期走势的比例明显下降,但看好短期走势的比例基本没有变化,这意味着受访的公募基金经理们对于未来一个月大盘走势的看法重新回到了不确定状态——这样是节后第一周基金谨慎操作的最好注解。
即便将时限扩充至6个月,基金经理们的看法同样充满着不确定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未来6个月收益率为持平,这一比例较之此前一个月调研结果明显增加,乐观和悲观的比例一起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调研中,四分之三的受访基金经理表示看好非周期性行业,最看好的包括消费、医药、科技和银行,最不看好的则是钢铁、煤炭、地产和有色等周期行业。
这一偏向性在私募基金中更为突出,达到九成的私募基金经理更加看好非周期性行业,除了银行之外,他们还看好区域经济和新能源。
“谨慎看法的背后其实还是不确定性,这不仅仅包括政策的不确定性,还包括外围经济如希腊危机和国内经济复苏的程度等不确定性因素。”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私募基金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估值水平也是我们担忧的另一个原因。”
截至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包括低市盈率(PE)的金融股在内,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约为25.25倍,但中小板综指的市盈率却高达48.41倍;另一项估值指标市净率从1月底的3.33倍上升至3.45倍。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