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上周日终于接受欧盟和IMF援助资金的消息,缓和了欧洲债市的忧虑。 此次爱尔兰债务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最大的不同是,欧元并没有受到多少牵连,其间欧元兑美元和日元汇率均较稳定,而希腊债务危机时,欧元曾受到重挫。同时,爱尔兰由于提前进行了足够支撑一年的债务融资,最初不肯接受欧盟主动提供的援助资金,担心被要求提高其12.5%的公司所得税率,从而打击经济复苏。欧盟和IMF能够促使爱尔兰接受援助资金,说明双方在稳定债务同时不妨害经济复苏的平衡中,已经意见一致。
IMF财政事务部主管日前表示,为负债所困的欧元区成员国的违约风险被夸大了。而欧元在爱尔兰债务危机期的表现,则显示投资者对于欧洲较小国家的债务忧虑,已经与对支撑欧元的欧洲整体经济判断脱钩。相比较可以由美联储发钞主动购买自己债务的美债市场,欧元区显然不应该因为货币更自律而受到冷落。而美国除了向右的国内政治和国民利益对立,将使财政平衡和债务收缩遭遇极大困难外,最近美国地方市政债券的市场危机,也预示了地方政府将会违约、导致投资大撤离,并将给美国联邦财政带来更大风险。因为,地方政府的破产将直接危害就业和经济复苏,导致更大的失业救济开支和税源萎缩。而在美国民主和共和两党都不肯削减军事开支的情况下,平衡财政就完全成为要对谁加税和要对谁裁减福利的国内博弈。
但在欧洲,爱尔兰政府、希腊政府等和美国政府一样缺乏自律的政府的存在,也意味着未来债务风险重现的可能。爱尔兰陷入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十年在欧元区内,享受过低的利率和过度宽松的货币环境,导致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而爱尔兰政府在地产泡沫带来的财政泡沫时代,大幅降低了个人收入所得税,让财政更加依赖地产泡沫经济,同时还提高了政府部门工资、扩大了财政开支。目前,爱尔兰的房价仍比2006年的最高点时下跌接近40%,泡沫时期的不自律,就意味着泡沫破裂后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压力,虽然爱尔兰已经在执行深度的财政紧缩政策。而希腊政府在当前的财政紧缩中,甚至无法兑现政府部门必须裁员的承诺。
面对同样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美债和欧债市场,中国的外储投资要摆脱被动接受损失的局面,就需要重新审视目前的外储安全标准,并且引入综合国家利益而向主动投资角色转变。中国需要继续加速从贬值中的美债转移,改为在全球若干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时,有选择性的支持不同地区的债务融资和经济复苏。预测中长期经济发展和债务收益对全球的经济学家都是难题,但是中国作为最大买方的选择性投资和支持,反而就是受投资国债务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最明确条件。
美国可以发钞回购归还美债和稀释美债的能力,并不代表美债的安全度和外储投资的资产保值度。由于任何国家的美元外储,包括中国,都不能在本国内使用,那么衡量它的安全性和资产保值程度的唯一标准,就是外储投资对应的全球资产的购买力,即外储能够换回的全球资产,包括黄金、土地、能源矿产等等。美债和美元所代表的全球资产购买力的持续缩水,就是对外储资产安全性的最大伤害,而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与人民币相对美元是否升值毫无关系,因为人民币对应中国国内的资产,而美元储备对应的是中国以外的全球资产。
未来十年,中国要用来平衡可能逆差的外储资金不会超过6000亿美元,这意味着虽然美债流动性高,但2.6万亿中的2万亿美元外储其实并不需要高流动性。对于具有同样不确定性的欧元及美元经济和欧债及美债,再考虑到国家综合利益,中国应该考虑以2万亿外储各占50%的比例来投资美债和欧债,这已经相当公允。并且,欧洲并没有一个严重违反国际规则的“对台湾关系法”,这是欧洲和美国对中国而言的战略意义的最大不同。
回复该发言